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生活环境 >> 蒋勋谈曹操最孤独的霸主诗人
点击图片上方蓝字“诗刊社”,一起玩耍吧^-^
三国两晋南北朝,从曹丕建立魏国开始,之后进入司马氏篡位建立的西晋,“永嘉之乱”后在南方建立东晋,此后又有一个南北朝时期,共三百多年的时间。这三百多年在文化上与汉朝最大的不同,就是文人阶层的活跃。曹操、曹丕、曹植和陶渊明,他们都是文人。可是前面从《诗经》、《楚辞》,一直到汉乐府,文人的个性没有那么明显,屈原身上有一点文人的个性,可是基本上还是一个贵族。
文人阶层的出现,其实从东汉已经出现端倪。东汉时期土地兼并,士族的出现,都是文人出现的先兆。文人阶层起来以后,对整个中国美学都产生了影响。一个农夫也会有对美的欣赏,他看到日出,日落,会有一种感怀,可是这种欣赏与文人不同。这一部分我们先讲曹操。
曹操的性格有复杂性
我们从曹操的这首《短歌行》开始: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蘋。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我选这一首,是因为可以借此发现曹操的性格多么复杂。如果今天看有关曹操的戏剧,你会看到一个大白脸,阴险狡诈,充满心机,总是不相信别人。
台湾这几年常常演一出京剧:《曹操与杨修》。杨修是一个很有才华的知识分子,这出戏写的是他向曹操进谏、被曹操陷害的一系列故事。这是从杨修这样一个受伤的文人的角度来看曹操,可是大家不要忘记,曹操身上也有非常强烈的文人个性,我将他定位为魏晋时期的第一个诗人。他的个性介于诗人和霸主之间,他对美是非常敏感的。
他既能欣赏到世界的美,也能感觉到自己的孤独。可是另一方面,他又是霸主,霸主是要争夺权力的。让我们最惊讶的是,这两个角色,竟然毫无冲突地融合在曹操身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种复杂性,使后来的人对曹操这个角色感到费解。但是从《三国演义》出来以后,曹操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充满心机的人。比如他和陈宫去吕伯奢家借宿,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仔细一听,只听厨房的人说:“捆起来杀,怎么样?”曹操就把那家人全都杀了,后来才知道人家是要杀猪来款待他的。这当然只是小说,可是小说里延续了曹操性格上的多变。
搞政治的人一般都很冷酷,可是曹操却非常热情。他热情的时候,你很容易相信他,觉得他是一个诗人,可是过一会儿他就忽然变成了霸主,可以冷酷无情地对人。
曹操出身卑微,可是他最后使得各方英雄都去为他服务,为他效劳。这也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至于这种魅力到底是什么却很难解释。我认为曹操是集真性情和政治冷酷于一身的人,这两种东西在他身上都有极致的体现,所以我把《短歌行》作为魏晋时代美学最重要的开端。
曹操身上的真性情
当他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时,一开场就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人生这么短,那就好好喝酒吧。一个人会写这样的诗,你会觉得他很虚无,只是想好好去享受生活,根本不会去当霸主。但他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真的,这是曹操的厉害之处。他在唱这首歌的时候,全都是真感情。“譬如朝露”,很快就要结束了。
如果以每四句作为一组来看,每一组都在变调。我把它分成了八组,八个不同的变调。在这八个变调中,你可以看到生命情境的复杂转化。我们回头看自己的人生,会不会觉得其实也很复杂的?有时候忧郁,有时候虚无,第一天觉得拼命挣钱并无意义,可是第二天会和同事计较升迁的问题,这些部分在我们身上都有。
他身上这两种气质都特别大:一个极其孤独的诗人与一个极其孤独的霸主。如果曹操没有机会从事政治,他就是一个很好的诗人。可是一旦从事政治,在那样的环境里,没有人不阴险狡诈。你打开《三国演义》,哪个人不是和曹操一样?只是曹操在与他们斗志斗勇的过程中被突显出来了,他更懂得怎么先下手为强。汉朝的时候,因为有很稳定的农业,人们可以只思考符合伦理的角色,可是三国以后天下大乱,曹操在人性的解放方面是一个很值得讨论的人。
原来个人的性情是不能解放的,你只能符合伦理的角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曹操是第一个打破君臣、父子这种定位的人,当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候,他就是乱世一枭雄,那是典型的对君臣伦理的挑战。当他广招天下有才无德者时,就是违反了伦理道德。
曹操写诗时,处处都是真性情,前面还讲“去日苦多”,现在忽然“但为君故”。生命忽然变得快乐起来,不再虚无。只是因为这个人,他就可以写诗,可以创作。因为一个自己所爱的对象,诗马上转成了华丽的场面,转成了积极正面的人生态度。
曹操的形象被窄化了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可能是曹操最有名的句子。“月明星稀”,回到大自然里,“乌鹊南飞”绕着树飞了好久,没有找到可以停下来的地方。表面上是在讲大自然,其实讲的是生命的无所依靠,又出现了虚无感和孤独感。很多人都奇怪,他怎么会在去征战的路上写出这么苍凉的句子。
当时,曹操既拥有权力,又不断取得胜利,可是他永远被一种巨大的无常感和虚无感笼罩着。这种混合,形成了曹操身上不可替代的魅力。其实无论是《三国演义》,还是各种戏剧,都对曹操存在着误解,都觉得他太令人费解,干脆简单地把他变成了一个纯粹作假的人,而把它的真性情的那部分拿掉。
历史上的曹操和文学作品中的曹操是不同的。如果用西方的世界观来给曹操拍一部电影,诗人和霸主两种身份所构成的复杂性,加上他极懂得美这方面,拍出来一定会很好看,可惜我们后来的历史将曹操的形象窄化了。从美学的角度,曹操的被窄化是件非常可惜的事。我们现在只有通过他的文字,才能感觉到这种有趣的复杂。最复杂的就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几句,是对生命无常的彻悟。
伦理道德和审美是两个很不同的领域,可是彼此之间又有错综复杂的部分。这两个领域在曹操身上是最明显的,在他两个儿子身上,也能明显看到这两个部分,其实后来真正篡位的是曹丕,当一个人还有争的欲望的时候,就是还不够虚无。曹操其实是很有能力篡位的,但他到最后也没有,直到曹丕篡位后,才追封他为魏太祖。他去世之前一直自称丞相,就是不要皇帝的位置,可见曹操这个人真的很特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