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形状 >> 60多年前长春啥样一汽光机所吉大这都
一座城市的建筑史,也是一部城市的建设发展史。
每个时代的建筑,从某种意义来说,也是那个时代精神的展现,也是一代人的集体回忆,彰显着一座城市的性格。
长春建国初期的建筑,像那个时代任劳任怨,讲究无私奉献的人们一样,没有刻意去张扬,却也不曾被遗忘。
它们没有“伪满八大部”声名在外,也没有新时代地标的高大,但却代表着迎来新中国曙光的长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城市在变,情怀不变。请随房报君一起,看看60多年的网红打卡地,也许你能从老一辈的照片中,找到它们当年的青春容华。
地质宫
年1月16日,一则大致内容为:“东北地质学院,利用伪皇宫基地建筑校舍。该地区我们同意修建”的公函,从长春市人民政府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发出。
因战争爆发而财力紧张停工的伪满新帝国宫政殿地基上,诞生了长春第一座采用高台基、大屋顶、古典彩饰手法设计的仿古建筑,因为是长春地质学院教学楼,也被人称为“地质宫”。
地质宫建筑面积近3万㎡,以中国传统大屋顶、拱式宫殿建筑为主题建筑风格,绿色瓦顶气势恢弘,顶层屋脊为绿琉璃瓦顶并配以凤凰浮雕,琉璃瓦屋顶下的檐口、斗拱、梁坊均为釉彩。整体布局合理、造型新颖,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内设有地质博物馆,各种珍贵钻石、矿产直至各种古生物化石标本应有尽有,现已经成为具有重要科普、教育意义的研学基地。
从“末代皇帝”溥仪未完成的“皇宫”,到新中国地质人才的摇篮,再到战略科学家黄大年最后奋斗过的地方,地质宫见证着新中国走向富强的一个个历史时刻。
原吉林省图书馆
清宣统元年(年),吉林省图书馆在原吉林省府所在地吉林市成立。
年9月2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从吉林市迁至长春市,长春市成为吉林省省会。吉林省图书馆也随之计划搬迁,选址在新民大街号,于年建成并试运行,年正式开馆。
建筑由吉林省建筑设计院卜毅主持设计,长春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是吉林省第一座大型综合性公共图书馆工程。
原设计方案为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琉璃瓦、双层大屋顶,后因国家倡导“厉行节约”,改为单沿屋顶,但仿古建筑风格依然清晰可辨,建筑立面对称简洁,尤其是细部丰富,比例恰当,造型美观,中轴线设在突出位置。
建筑一层设门廊入口,顶层局部五层,上为铺设绿色琉璃瓦仿古形式的钻天顶,对称的两翼是传统形式的单檐口。
原吉林省图书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呈倒“T”字型,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1.2㎡(含年扩建的㎡书库建筑),包括门厅、目录室、借阅处、阅览室、研究室和办公室等。
该建筑与新民大街相邻的伪满官厅建筑在体量、层高、造型和色彩等方面基本协调一致,是单体建筑与周围建筑群体环境结合较好的实例。
如今省图书馆搬到了新家,老楼依旧坚守在原来的岗位,现为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继续见证着这个城市在新时代的变迁。
原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年,中科院仪器馆正式更名为光学精密器械仪器研究所(简称光机所)已有一年,在所长王大珩的带领下,光机所创造出中国光学史上若干个第一,堪称“光学奇迹”。这一年,王大珩创办了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今长春理工大学);这一年,位于工农大路的“西黄楼”开始动工。
年,由长春市建筑设计院的陈有耐主持设计的“西黄楼”建成,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搬至于此。“光机所”也成为新中国应用光学的摇篮和人才培养基地,直到今日仍会被老长春人津津乐道。
这是一座主体为5层,局部6层的建筑。外嵌深米色瓷砖,造型简洁,细节处理精致,没有冗赘装饰,交错的体块形成错角,使光影富于变化的,长春第一座真正意义的现代主义风格建筑,也被称为建国初期长春十大建筑之一。
“西黄楼”见证了上世纪60年代光机所科研人员夜以继日的艰苦拼搏,以及取得的成绩。其中,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所拍摄的珍贵图像,就来自王大珩和光机所的科研人员自主研制的特殊摄影仪。
尽管今天的长春光机所已从工农大路搬到新址,但是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和长春的科研史,仍然不断被回忆。
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建国后的第一次“扩城”,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
年1月3日,周恩来总理批示“吉斯制造厂(指一汽)设于东北长春附近”。
年7月15日,一汽厂区奠基,年建成并投入生产,同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从一汽一号门驶出。
当时,一号门厂区由斯大林汽车厂的工程师(前苏联专家)协助建造,因此有着前苏联红砖房的建筑风格,加之中国传统的影壁墙元素,其中西合璧的建筑特点,也成为那个年代的“中苏”友谊见证。
早期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分为生产区和生活区两部分。在东风大街及迎春路、迎春南路两侧,坐落着大小屋檐的建筑群,是“一五时期”首批一汽专家、职工的宿舍。
这些建筑由华东设计院和沈阳设计院负责设计,均为砖瓦混合结构,多为3层或4层,枣红色楼体,殿庑式楼顶,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至今仍在使用。
60多年以前,这里是长春乃至国内最现代的住宅楼,里面有煤气、24小时供暖、室内卫生间、24小时热水,每套房间都有独立厨房,室内还有储物间和壁橱,房间内铺有木地板,有的三楼或四楼还有一个小小的阳台,显得错落有致。
从生活区通往厂区的林荫道上有公共汽车,有有轨电车,周边设置有银行、商店、书店等公共设施。
一汽生活区是当年人们眼中最理想的生活居所,代表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现代化工厂的最高建设水平,是新中国工厂生活区的典型范本。
吉林大学理化楼
在吉大的校史中,匡亚明先生常常被提起。
年-年间,他担任东北人民大学(后更名为吉林大学)常务书记兼校长。如今,沿着东中华路向东的名人墙上,可以看到这位老教育家的简介。
在流传众多的匡亚明先生的故事中,位于解放大路号的吉林大学理化楼就经常被提起。
吉林大学理化楼始建于年,匡亚明先生亲自主抓,长春市建工局设计室设计,省建一公司施工,于年8月落成。总建筑面积4.3万㎡,建筑立面简洁,房檐口下部和局部设计有传统纹样图案浅浮雕装饰,具有古朴的民族传统建筑风格特色,但建筑高宽比例、门窗洞口的划分比例,又区别于传统的民族建筑形式。
这座主体6层、局部9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从建成至今,一直作为吉林大学的教学楼使用,是当年在吉林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建筑之一。
长春市体育馆
位于人民大街号的长春市体育馆,原是伪满满铁旅馆预留地,于年11月落成,是吉林省最早的体育馆。
长春市体育馆由长春市建筑设计院设计,长春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建筑平面呈“工”字形,建筑面积1.4万㎡,四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立面采用对称式布局,主入口处正门和突出两翼分别装饰纹样和五角星图案浮雕,顶部为大跨度网状角钢结构。
年,该建筑作为“世界建馆的成功之作”,载入新修订并在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中,成为世界级建筑典范。
吉林省宾馆
位于人民广场西南的吉林省宾馆,其简洁明快的建筑风格,总有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吉林省宾馆由长春市建筑设计院的高铁汉和卜毅共同设计,长春第一建筑工程负责施工。年开工,年建成,年正式投入使用。
数十年来,吉林省宾馆一直是省市人代会、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的主会场,多次接待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
很多人都说,这是一个很“耐看”的建筑,比如,从空中鸟瞰,能看到形似丹顶鹤振翅飞翔的“JL”字母,在地面能看到建筑上祥云和飞檐的设计元素。
主楼七层,两翼各五层,为砖混和部分框架结构,立面对称,比例和尺度合宜,成功运用了中国传统造型元素。
吉林省宾馆经历年、年、年、年、年五次较大规模的改造装修,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服务需要。关于吉林省发展的声音,从这里传向世界的各个角落。
南湖宾馆
建成于年的南湖宾馆,一直是吉林省重要政务、商务、外事活动及休闲场所,被誉为“国宾馆”、“天然氧吧”,想要逛遍宾馆的各个角落,要花费不少体力。
南湖宾馆因临近南湖得名,也是喧嚣都市中难得的世外桃源。走进去就仿佛走进森林公园。中国传统园林式的布局手法,使楼群与水面、树木、亭台等天然与人造景观融为一体。
仿明代宫阙式建筑的主楼,是接待各种大型会议、政务活动和庆典的场所。六座小楼,包括中式、法式、德式等各具风格,自成方圆,又是一个包容万象的“国际村”。
工人文化宫
提起工人文化宫,老长春人会自豪地告诉你,这是建国后老百姓一砖一瓦盖起来的“职工之家”。
这座呈“山”字形的建筑,于年竣工,曾是长春最繁华、最热闹的休闲场所之一。
五层建筑拔地而起,立面严谨,恢弘大气。更吸引市民的是,其内的大剧场、图书馆、职工夜校、棋牌室、展览厅、舞厅和健身房,带着一家人来这里买通票看演出,是当时日常生活的一种点缀。改革开放后,流行起了“快三慢四”的交谊舞,这里也见证了上个世纪八十年很多青年男女的爱情。工人文化宫,曾是几代人长春人共同的舞台和乐园。
随着长春建起了更多的休闲娱乐设施,工人文化宫已不再是人们唯一的去处,它见证了市场经济的变革。
如今,工人文化宫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工程,将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让建筑回归原来的模样,又将增添新的服务功能。
吉林农业大学教学楼
位于新城大街号的吉林农业大学,有“花园学校”的美誉,其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于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年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
年,筹建吉林农业大学教学楼,由时任校长张树人主抓。这一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为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
年,教学楼建成。这座仿照北京农业展览馆修建的教学楼,有着浓厚的明清建筑风格,建筑面积.95㎡,由吉林省建筑设计院设计,整个楼体为3层建筑,局部4层。红墙碧瓦十分打眼,当时正门还配有玻璃窗,很适合作为学校的大门供师生出入。
现如今,吉林农业大学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而这座矗立了57年的教学楼成为其发展的见证。
看了房地产报记者整理的资料,有没有唤起你的回忆?
都说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建筑则是城市的名片。倘若历史能够言语,在你的心中,哪些地标曾为你留下过值得珍藏的记忆?留言分享给大家吧!
(部分图片由本文相关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