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习性 >> 吕四,曾被誉为小扬州的海滨小镇
走进吕四,我们首先走进的是一个传说。
相传吕洞宾曾四到吕四,第一次卖药治病,第二次炼丹隐居,第三次售糕赈荒,第四次喝酒赠金,吕四因此而得名。因为吕洞宾每次来去都是以鹤为驾,所以吕四还有一个名字——鹤城。
吕洞宾神像
吕洞宾驾鹤而行,这当然是神话。但吕四曾是丹顶鹤的故乡,这却是事实。乾隆年间的《通州志·风土志》中有这样的记载:“羽族以鹤为仙禽,产吕四者丹顶,绿胫,足有龟纹,绝不易得。”明清时期,吕四曾是丹顶鹤天然的越冬地。明嘉靖年间,为抵御倭寇入侵,两淮运盐御史崔栋倡议在吕四修墙筑城。小城竣工后,人们便将它命名为鹤城。当年的鹤城,有城门四座,水关两座,环城有护城河与运盐河及城外大小河道相连。因为盐业和渔业的快速发展,鹤城一度相当繁华,曾被人们称为“小扬州”。
《建国方略》实业部分第三计划第四部
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吕四港者,将夹于扬子江北端处,建立渔港也。”如今,先辈的遗愿已经成为现实,吕四港已经成为国家六大中心渔港之一。
吕四港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等原因,今天的吕四已经鹤影难觅,但在吕四人的心中,仙鹤依然是他们的图腾,而得道成仙驾鹤而行的吕洞宾,则被他们奉为吕祖。古老的来鹤路,延伸出的是鹤城悠久的历史;鹤城公园里的洞宾楼,依旧在讲述吕祖放鹤的传说。吕四,也因为这个神奇的传说而独具魅力。
吕四渔号·十番锣鼓
吕四是启东成陆最早的地方。两千多年前,长江与黄海的交汇处长出了一片沙洲,这就是吕四的前身。靠海吃海,早期这里的居民,或以煮盐为生,或以捕捞为业,富饶的大海,不仅养育了这里的百姓,也孕育出独具大海特色的文化,吕四渔号便是其中之一。
“与劳动产生了语言一样,吕四渔号也诞生于劳动活动。”吕四镇文化站站长彭嫣颜向我们介绍,“这是一种原生态的渔歌,粗犷苍凉中蕴涵着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魅力。”
吕四渔号主要反映吕四一带渔民出海捕鱼劳作过程,它既是渔民群体劳动协作、配合过程的一种号令;又真实体现了渔民们升帆、拨蓬、起网等强体力劳动的节奏、力度。渔号分四篇十三号,包括出海篇、打渔篇、接潮篇和归港篇。
然而,因为号子是口头传承的,且多流传于民间,历史上很少记载,吕四渔号也就无从查找其真正的出处。随着渔船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吕四渔号一度销声匿迹。上世纪80年代末,吕四文化站的夏阿林开始收集吕四渔号,从目前已整理出的对草、拢绳、接潮、拔蓬、起锚、测水、摇撸、盘车、拉网等四十多种长短不一的号子中,可以感觉出其高吭嘹亮、深情悠远、节奏明快、音节委婉等不同的风格特征。
吕四渔号
为抢救和传承吕四渔号,吕四的文化工作者坚持“旧中有新,新中有根,根中有情”的原则,通过道具、服装等元素再现原始的渔民号子行腔及动作特色,先后将多首渔家号子搬上舞台。年,吕四渔民夏家6兄弟表演的《吕四渔号》唱响大江南北,走进了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民歌盛典》和《全国魅力城市展示》等栏目,获得了《全国南北民歌大赛》金奖、全国渔歌大赛金奖第一名等一系列荣誉。目前,吕四渔号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吕四十番锣鼓是吕四历史上留下的另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与吕四渔号不同,《吕四十番》来源于宫廷音乐,这种豪华的皇家音乐能够在吕四落地生根,演变为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与吕四历史上一个叫崔桐的人有关。
崔桐于明成化十五年()生于吕四,正德十二年()中进士,为一甲第三名。明嘉靖年间,崔桐在朝廷担任礼部侍郎(正二品),主管皇家的祭祀和礼仪。由于他两袖清风,告老回乡的时候只带回了皇家的乐谱和他培训的乐师。由于政治上的失意,他想用音乐来弥补内心的失落,同时也想让家乡人欣赏一下皇家音乐的大气和豪华,因此一些宫廷音乐在吕四流传下来。到了清末,吕四连年遭灾,一些艺人为了谋生,流落到苏州扬州一带卖艺。灾荒过后,这些吕四艺人返乡的时候也把江南艺术带了回来。就这样,在吕四这个地方,出现了两派音乐,一是崔桐带回来的宫廷音乐,二是逃荒者带回来的江南音乐,两者融合,就成了闻名的《吕四十番》。
《吕四十番》融打击乐、管弦乐、吹奏乐于一体,古朴简单的乐器流溢出纯真的音乐律动,层次明朗,委婉流畅,悦耳动听。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音乐,《吕四十番》蕴涵着吕四百姓生活变迁、劳动创造、人情世故的相关过程,也折射出吕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慕仙楼·进士府
吕四历史上曾有“吕四十景”,然而在岁月变迁中,许多古迹都已遭毁,只有极少数能幸运地保存下来。吕四的古建筑中,有一座进士府局部得到保存,而今天人们看到的慕仙楼和集庆庵,都是后来重建的。
上图为80年代重建的慕仙楼
慕仙楼又叫洞宾楼,显然是为纪念吕洞宾而建。这是一座两层楼阁建筑,最早建于元朝末年,明崇祯年间毁于海潮侵袭。清初,两淮盐运通州分司运判杨鹤年选地重建此楼,此后又在康熙、亁隆、咸丰时三次加以修葺,可惜该楼在解放前还是毁于战火。上世纪80年代,地方政府集资在鹤城公园按原样重建慕仙楼,并由王个簃先生书写“慕仙楼”匾额。
对吕四来说,慕仙楼已经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已经超越了建筑本身,这当中既有对吕祖的崇敬,也包括历代文人登楼眺望后留下的诗文。“仙楼春雨”曾是吕四十景之一。乾隆年间吕四人夏芸晖曾作诗对此进行描绘:“回仙四至此,仙去留一楼。崚嶒百尺高,俯视江海流。每当风雨夕,鹤唳空中幽。不知下界春,杳然天欲秋。”
进士府
吕四进士府,原为一进三堂三厅二园,东西厢房,大门朝南,有客人来开正门进堂间,平日一般进出都从耳门。院内有假山曲径,花卉树木,颇似一座小型园林。正厅三级台阶,按进士身份建造。上了石阶是宽敞的拔廊,方木柱子,两边栏杆雕刻精致,整座建筑青砖黛瓦,翘脊飞檐,厅堂两边都是板壁,地面用整条的木板铺设,没有接缝。如今,前厅、厢房和二园已遭到毁坏,仅剩下了后厅。
进士府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是清末进士李磐硕的故居。吕四的李氏家族,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明清两代,这个家族走出了2名进士、2名举人、10名贡生、23名太学生、31名庠生。
我们穿过进士府东边的一条小巷,从屋后绕到进士府西侧。隔着爬满青藤的院墙,可以看到院子里郁郁葱葱几棵高大的水杉。走进进士府的后院,一位老人正在给花草浇水,她是这里的义务看守,每天都要到这里来,照看先辈乡贤留下的这处住宅。院子里苔痕遍布,高大的后厅依然保存完好,那挺直的廊柱、石条铺成的台阶,还有那雕花的屋檐,依然能让我们领略到这座清代建筑当年的风采。
桂林小学
在吕四采访,当地人建议:一定要去桂林小学看看。
桂林小学前身为“吕四志诚土木工程职业学校”,由著名建筑家陶桂林于年出资创办,当地人称之为“陶氏校”。
著名建筑家陶桂林铜像
陶桂林是中国著名建筑师,由他设计建筑的上海国际饭店、广州中山纪念堂等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他出生于吕四陶家沟,幼年时家境异常苦寒,靠割草放牛度日,后流浪到上海,在一家营造厂里做混凝土工。他虽然只读过几年私塾,但勤奋好学,用心钻研,短短几年,便掌握了混凝土工程、吊装、钢筋翻样等各方面的建筑技术,而且还到夜校学习英文,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年,陶桂林办起了馥记营造厂。他深知,要在竞争激烈的建筑市场上胜出,必须要有一支可靠的建筑专业人才队伍,经过一番筹划,陶氏校终于创办起来。一时间,人们奔走相告,吕四当地许多青年报考该校,附近的海门、南通等地也有不少学生前去求学。陶氏校先后办了五期,培养了一批建筑人才,其中有不少学生后来成为优秀的建筑工程师。
作者简介:
毛雨森:江苏海安人,现供职于南通报业集团。长期从事副刊编辑工作,有作品在全国和江苏省副刊评比中获奖。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通市作协副秘书长,在省级以上文学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50多万字,出版小说集《我们静静地活着》。政协南通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来源记忆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