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节气今日立秋,这些禁忌你知道吗

发布时间:2022/5/9 15:31:10   
阳光一生yangguangyishng

-08-07人民日报

  今天下午3点40分,迎来立秋节气。

  俗话说,“早立秋凉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意思是,如果立秋时间在上午,则天气凉爽;立秋时间在下午以后,就还要热上一阵。今年属“晚立秋”,中央气象台预计高温天气仍将持续一段时间。送夏迎秋,你准备好了吗?

品读立秋

秋天的况味

来自人民日报

00::00

秋天的况味

  秋天的黄昏,一人独坐在沙发上抽烟,看烟头白灰之下露出红光,微微透露出暖气,心头的情绪便跟着那蓝烟缭绕而上,一样的轻松,一样的自由。

  这时才忆起,向来诗文上秋的含义,并不是这样的,使人联想的是肃杀,是凄凉,是秋扇,是红叶,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确有另一意味,没有春天的阳气勃勃,也没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于枯槁凋零。我所爱的是秋林古气磅礴气象。有人以老气横秋骂人,可见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时中,我于秋是有偏爱的,所以不妨说说。

  秋是代表成熟,对于春天之明媚娇艳,夏日的茂密浓深,都是过来人,不足为奇了。所以其色淡,叶多黄,有古色苍茏之概,不单以葱翠争荣了。这是我所谓秋天的意味。大概我所爱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时暄气初消,月正圆,蟹正肥,桂花皎洁,也未陷入懔烈萧瑟气态,这是最值得赏乐的,那时的温和,如我烟上的红灰,只是一股熏熟的温香罢了。或如文人已排脱下笔惊人的格调,而渐趋纯熟练达,宏毅坚实,其文读来有深长意味。这就是庄子所谓“正得秋而万宝成”结实的意义。

节选自《秋天的况味》/林语堂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秋思

白居易

病眠夜少梦,闲立秋多思。

寂寞馀雨晴,萧条早寒至。鸟栖红叶树,月照青苔地。

何况镜中年,又过三十二。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渔家傲·七夕立秋

秦观

  七夕湖头闲眺望。风烟做出秋模样。不见云屏月帐。天滉漾。龙軿暗渡银河浪。   二十年前今日况。玄蟾乌鹊高楼上。回首西风犹未忘。追得丧。人间万事成惆怅。

立秋习俗

贴秋膘

  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称体重,并和立夏时体重对比。因为人到夏天,缺乏胃口,饭食清淡,体重大都要减少一点,称为“苦夏”。秋风一起,胃口大开,就想吃点儿好的,补偿夏天的损失。补的办法就是“贴秋膘”,首选吃肉,所谓“以肉贴膘”。

晒秋

  晒秋是一种典型的农俗现象,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流行于湖南、江西、安徽等地山区。如今在江西婺源的篁岭古村,晒秋已经成了农家喜庆丰收的“盛典”,篁岭晒秋被称为“最美中国符号”之一,每年吸引数十万人前去赏秋拍摄。

啃秋

  “啃秋”在有些地方也称为“咬秋”。天津讲究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称“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热难熬,时逢立秋,将其咬住。江苏等地也在立秋这天吃西瓜以“咬秋”,据说可以不生秋痱子。

节令提示

天气提示

  6日夜间至8日,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东部、江汉、黄淮、江淮一带自西向东有一次大到暴雨降水过程,江淮等地的局部地区有大暴雨。今天起,副热带高压逐渐南落,高温范围有所减小,强度减弱。但预计今天白天,河北中南部、北京、江淮、江南地区、重庆等地仍有35~38℃以上的高温天气。

初秋养生

  润肺柔肝、养阴清燥

  肺与秋季相应,而秋季干燥,因此,需要润燥、养阴、润肺。可适当食用如芝麻、蜂蜜、百合、杏仁、乳品等柔润食品,益胃生津,有益健康。秋天易燥,宜多喝水、粥、豆浆,多吃些萝卜、莲藕、荸荠、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

  调养起居、适量运动   秋高气爽,应开始“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卧以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为使肺气得以舒展。此外,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锻炼,应该避免运动量过大、活动过于剧烈。

年8月7日立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标志着秋季的开始,所以立秋也称“交秋”。

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很重视这个节气。也就由此形成了很多关于立秋的习俗、讲究。

过去,凉爽的秋天到来,立秋后天气仍然较热,但是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此时各种农作物生长旺盛,正是给农作物追肥的好时候。立秋是由热转凉的过渡时节,是阳气渐衰,阴气渐长的节气。因此我们要适当锻炼身体、保持心情平静、注意肺部和呼吸系统疾病等。

一、迎秋表达对自然地敬畏

据记载,早在周代,逢立秋那日,天子亲自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举行祭祀仪式。后来逐渐演变成立秋日帝王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

东汉时,百官迎秋的仪式更为隆重,先要穿上黑领内衣和白色外衣出城迎秋,礼毕后则换上红色衣服,斩杀牲畜,准备祭品,以荐陵庙;将士也开始秋日操练、比赛以备战。

宋代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迎秋习俗,表达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

二、择吉日感谢上苍和祖先

在立秋节气后,朝廷、民间都会挑选黄道吉日祭拜,感谢上苍和祖先的庇佑,并举行尝新仪式,以庆祝五谷丰登。

古人认为,上苍庇佑,才能风调雨顺;春耕秋收,不能忘记祖先。所以每到重要节日,都要祭祀、感恩。

三、贴秋膘

立秋这天,在我国一些地区流行“贴秋膘”习俗。说是伏天食欲不振,不少人会瘦一些,到立秋就要“贴秋膘”以补偿。

所以立秋这天,大家就要“以肉贴膘”,炖肉、肘子、白切肉、红焖肉等都比较常见。

王浩骅温馨提示:“贴秋膘”时,鱼、肉切勿吃得太多,以免引发血脂升高,诱发冠心病等。

四、立秋禁忌多与收获有关

因为秋后是收割的季节,所以很多禁忌与此有关。据说云南等地忌立秋日在田间行走,认为会对秋收不利;河南、江苏、湖北一带,立秋日忌雷、雨、风,认为会影响秋后的收成。有的地方则忌立秋日洗澡,认为会拉肚子等等。

五、立秋健康开运习俗

有些地方,人们会用红纸书写“今日立秋,百病皆休”字样贴于墙上,以起到预防疾病之意。

还有的地方,妇女用红布剪成葫芦形,缝在儿童的衣服的背后,用以驱除病灾。

这些习俗,都表达了古人对健康的祈求。

六、“啃秋”咬住丰收

“啃秋”,也称“咬秋”。很多地方讲究在立秋这天,要吃西瓜或香瓜,寓意咬住秋天的凉爽和丰收。还有的地方则啃玉米、啃山芋等等

七、立秋时节气温还是偏高,人体为了适应天气的变化,生陈代谢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要注意肠胃健康,饮食上一定要避免食生冷、不卫生的食物。

八、立秋时节避免悲伤,因为秋季人们受天气影响,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心情低落、抑郁的情绪,所以要做到少思念、少言语、少欲望、少生气等,一定要心情平静,否则会伤肺。秋季主金,金主肺之故.

九、此时节锻炼身体需量力而行,因为阳气渐衰、阴气渐长,如果运动量大,出汗过多,过度劳累,会伤及体内阴气,加重心脏负担。

十、立秋时节农作物仍生长较快,应抓紧时间追肥促长,准备收获农作物。

十一、立秋时节有搬家和装修房子或动土的朋友,应该避开正南方,另外家中大门在此时节也不宜立正南方。

十二、一直单身的朋友,在此节气不妨外出去居住地的西方旅游,很可能结识你命中的ta,另外在卧室西北方放一杯加糖的开水,催旺命中桃花。

十三、立秋时节天气冷暖交替变化,人们最容易发生呼吸道系统疾病和肺部疾病,因此饮食要以滋阴润燥的食物进补,多吃些蜂蜜、核桃、芝麻、鸭梨、薏仁米等。还应该每天保持8杯水的习惯。

风水就在我们周边,好的风水应该符合个人需求,风水理应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应结合命主本人的八字与周围环境气势来布局,命理结合风水才能风生水起好运来。

—————————————————

山东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点击右上角分享、收藏。

阳光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193.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