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图画书能把人的眼泪给看出来,我自己曾经整理过,有那么十多本。而这一本本土原创的《黑颈鹤的故事》,也会让我泪下。而且,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一帮爸爸妈妈们听,也同样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样的图画书,我觉得很值得亲子共读。这本书的作者扎西桑俄很传奇,他被称为年保玉则的观鸟喇嘛,自学成才,把当地的各种鸟儿(大概种)画得惟妙惟肖。而且,他还创立了年保玉则生态环境保护协会,带领着更多的人进行环境保护。而且,扎西还是个会讲故事的人,黑颈鹤的故事就是他听了别人的讲述后给记录下来的。他的讲述中,经常会“鼓励”小动物们,期望生物之间的生生死死能有力量自我循环,因为众生平等,我们应该敬畏自然。理性了解黑颈鹤这个故事带给很多人感动,当然感性之外,我们也可以放轻松,将这本图画书当成一本了解藏区生活、了解黑颈鹤的文本。在看这本书前,我并不知道黑颈鹤,知道的有动物园里的丹顶鹤、武侠里的鹤顶红、传统里的松鹤延年和歌曲里的“有一个女孩,她曾经来过……”。书后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颈鹤的简单介绍。我想说的是,作为一种高原禽类,黑颈鹤一直在“高处不胜寒”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生活,与世无争。但是,近年人类对湿地的不恰当开发,使这些高原涉禽正面临丧失家园的威胁。每年春夏,黑颈鹤会飞来繁殖后代;牧民生活中的牛粪堆是在天上飞翔的黑颈鹤的路牌;鹤群会在离开前搬到牧民附近,这样牧民会为不能迁徙的小鹤固定草堆。到了秋天,黑颈鹤带着刚刚长大的幼鸟,与其他家族结成十几只,甚至四、五十只的大群,排成“一”字形,“V”字形成“人”字形的整齐队伍,飞越崇山峻岭,到达气候温和的地方去越冬。书里感人的故事就是发生在鹤妈妈受伤没法飞往南方,只好留在年保玉则过冬。而分离了一个冬季的鹤爸爸,找到鹤妈妈后伤心而亡。我不了解鹤的生活,只是知道他们每年群飞到栖息地后,就会成双组建家庭,繁殖后代。而且,是鹤爸爸和鹤妈妈轮流孵蛋。小鹤出生后,鹤爸爸和鹤妈妈还会在旁边保护。活动也是家族活动为主。图画书里的描述似乎在告诉我们,黑颈鹤也是一夫一妻组成家庭,幼鹤在家庭里生活4、5年后才开始寻找另一半,找到后就组建新的家庭。而他们会在迁徙时组成鹤群。故事是个悲剧,对“爱情”的忠贞,对“爱人”的思念,让它们重逢即永别。这方面,黑颈鹤似乎是个楷模,它们交往时深情款款、比翼双飞、浓情共鸣,定情后会一辈子双宿双飞。如果一方不幸身亡,另一方则绝不会“另寻新欢”,甚至会以死殉情,有的悲伤绝食,有的忧郁死去,还有情绪激昂振翅高高飞起后收起翅膀垂直坠地。故事里的鹤爸爸和鹤妈妈显然就是这样在焦虑中度过了一个冬天,当他们再次相见,不愿意再忍受分离之苦楚,在一番互述衷肠后,殉情而亡。感性认知人和自然那黑颈鹤妈妈的悲剧为什么会出现呢?人类在中间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如果我们只从图画书来看,好像狗狗要承担这个责任。实则不然,是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使得全球天气变暖,影响到了黑颈鹤的生存习惯,他们不得不提前飞去,晚些飞走。有时候,牧民还没搬到夏季牧场,黑颈鹤已经到了。没有了肥料堆的指引,黑颈鹤迁徙的路线也发生了变化。故事中的年保玉则地区,每年来过夏的黑颈鹤越来越少了,现在只有三四十只。故事里,人们可能以为为黑颈鹤做了一些,就可以弥补了,给它一件暖和的羊皮,给它吃食,甚至是为了防止走远或者被狗咬,而用绳子给系住。这就足够了给黑颈鹤的关怀了吗?正是这个小小的绳子,看似是我们人们为黑颈鹤着想,实际上并不是它想要的世界。它的世界,在房子以外的湿地,在远处的天空,在鹤爸爸和小鹤的身旁。生存是需要,自由与快乐也重要。鹤爸爸一飞而下,和鹤妈妈交颈而鸣,然后死去。这样的忠贞与刚烈,让我不仅感动,近乎窒息,也让孩子伤感而泣。到底是什么要以生命为代价,才能找回自己想要的自由?到底伤心到什么程度,才能让生命不再重要?我们和动物的关系到底要怎样?才算是和谐?不改变,不妄求,共生共长,记住,人只是生物多样性中的一份子。爱自然,就要学会活在其中。不要企图去改变什么,而是喜欢自然那自然的样子。书里说,藏族有一句俗语:“人的痛苦最长是一年,鸟的痛苦是一辈子”。意思是说:如果亲人死去,人伤心的时间很短,鸟却会伤心一辈子。生活在城市的我们会觉得和黑颈鹤有什么关联吗?这一本图画书一下子就能让我们缩短与年保玉则的距离,让我们感受到黑颈鹤的存在,以及它们跟我们同样追求的天长地久,能够让我们逐渐斑驳杂芜的内心再一次感受到,什么是山盟海誓。然后,我们该做些什么。李一慢,儿童阅读专家,新阅读研究所研究员。查看原文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shoujibaidu
baidu.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