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里的乾隆花园此前虽然没有对外开放,但通过相关资料大家都对其有些许了解。但我们对乾隆帝为何造这座花园,以什么样的理念,为此他曾注入多少宝贵的时间进行实地考察,工匠们又注入多少精力,包括我们现在看着完好无损年代久远的建筑与摆设的维护,很多人不得而知。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秘这座花园里潜藏的理念、文化底蕴和工匠们的精湛技艺。01修建花园初衷是为自己退休后准备生活之所,为了这座花园他六下江南,把南方理念融入在北方园林的实践之中乾隆花园曾叫宁寿全宫,改建后被后人称作为乾隆花园。这座后世闻名的花园建立在乾隆皇帝三十七年。他在自己60大寿之后,开始为自己准备归政退休后的生活之所。花园设计整体遵循传统,别出新意。从衍祺门、古华轩、随初堂、萃赏楼、符望阁和倦乐斋形成一条轴线,其他建筑分布于两侧,井然有序让人一目了然。为此他曾六下江南,对江南园林十分熟悉,修建这座花园时,他把江南理念融入于这座北方园林的实践之中。花园前后四进院,每院布局有序、张弛有度、特点鲜明。第一进院蜿蜒曲折、东西呼应。第二进院平坦开阔、朴实无华。第三进院峰峦叠嶂、层层深入。第四进院华丽端庄、结构紧凑。每处院落都有假山、山石造型、树林,楼阁在有限的空间内布局巧妙、繁而不乱。整个建筑之间以游廊、石桥、暗道等多样奇点贯通。乾隆帝对这座花园植入的理念,直到今天都可以看到,规划设计既适应原有空间,又不失整体美感。这座园林不仅体现了乾隆帝新颖的想法,更体现了这座花园建造者们的巧夺天工之精湛手艺,为后人展示出了真匠人般专业精神。02乾隆帝内心有最朴实的期盼和长久祝福,也有着文人的情怀,花园把他的思想尽现眼前1.从乾隆花园的最南端可以看出他最朴实的期盼和长久祝福,正门为衍祺门,“衍”通“延”是延长的意思,“祺”意为“吉祥”,衍祺就是长寿的意思。门内禊赏亭的禊就是源于“祓禊”,祓禊(fuxi)是古人消除不详的祈福活动。后来,曲水流觞的禊赏活动,也被赋予了宁寿的含义。如南朝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正歌有阕,羽觞无算,上陈景福之赐,下献南山之寿。”宁静致远是古人禊赏活动的最高追求。养和精舍内乾隆帝题联道:“远靖迩安宣悦豫,寿徵福履自骈臻。”远靖迩安是天下太平,悦豫是指喜悦,福履表达福禄,骈臻意为一并到来;表达的都是美好吉祥的愿望,与对长寿的期盼是一样满怀。仅花园第一进门的一块额匾竟有如此之深意,可见我国文化底蕴之深厚,用几个字达到完整的诠释。我们的乾隆帝除了用文字表达长寿寓意以外,还通过室内装饰的通景画表达自己的内心。2.倦勤斋里的通景画之藤萝花架,通景画除画幅较大之外,最大的特点在于其立体效果。以倦勤斋屋顶的藤萝花架通景画为例,为了让花朵呈现出立体效果,工匠们必须选定某一特殊位置,让头顶的藤萝花正好呈现出垂直而挂的效果。在视觉上看周围的花朵逐渐远去,距离越远画得越倾斜,最远处的花朵几乎是平躺着的样子。可若从之前选定的位置往戏台方向看去,却又会给人感觉藤萝花是朵朵垂直而下,鲜活生动,惟妙惟肖。藤萝花是乾隆花园里的四幅通景画之一,寓意着长寿安康、子孙延绵。这本也是建造的初衷,画从屋顶直接延伸至北边的墙上,墙上还有一幅月亮门图案,门内牡丹盛开,仙鹤翩翩起舞。一只喜鹊停在篱笆墙上,另一只好似外出归来。藤萝枝繁叶茂,象征延绵不断,果实累累,象征子孙万代,这些都是长寿之人的福气。墙上画幅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因为其寿命有50到60年,被古人视为长寿的象征。这也是我国自古以来不变的传承,能够在晚年享受天伦之乐,子孙绕膝顺心的度过余生。乾隆皇帝不仅对自己的余生有期待,还具备着文人的情怀。他生前非常崇尚儒家文化,也是清代最有文人气质的皇帝。3.花园的三友轩里有他最喜欢的一幅装饰图案“松竹梅图窗”,只可惜在清晚期毁于大火。乾隆皇帝是满族人,但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虽为皇帝,内心却藏着文人的风骨和情怀。他修建乾隆花园既是为做太上皇做准备,也是表达他文人的情怀。这里也饱含着她对文人清高品格的欣赏,对“兰亭”情怀的执迷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松竹梅”被称为岁月三友,取其长青不老、宁折不弯、耐寒开花的特点,常用于比喻品格高尚。花园里的大量松竹梅装饰图案,表达了乾隆皇帝对文人品格的欣赏与向往。三友轩的门窗装饰和家具陈设皆以松竹梅为主题装饰图案,在设计上更加彰显文人气质。这座花园修建好以后乾隆帝时常亲临,但未曾能在此安养天年。他曾在第一进院落东面的一座矩亭里题诗:循规蹈矩意勤然,惟日孜孜敢或愆。设曰求余规矩外,更当待以浃旬年。诗意大致是:距我规政还有十来年的时间,在未归政前,我仍要规规矩矩地按照皇帝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的严格要求自己,使这座花园的每处也透着工匠们严格要求自己的匠人匠心。乾隆帝的情怀与理念,深厚的文化底蕴加上工匠们的精湛技艺,融合在一起使这座花园充满秘密,所以也就有了我们现在一直探索不完的知识与文化。03物尽其用,是物料与匠人身后给予相辅相成的产物乾隆花园内的装饰品虽不算名贵,却在匠人手中以精湛的技艺,巧夺天工般的幻化成另一种样子。在这座花园里我们随处可见竹子的身影,有些是直观可见的竹影婆娑,有些以另外一番模样显示着低调含蓄的奢华。倦勤斋内东部仙楼的槛窗下的木壁板上,有一幅使用贴雕竹黄技艺雕刻的百鹿图,其中的山石和鹿均由竹黄制成。尤其是梅花鹿,利用了竹黄、竹片原本的纹理雕刻而成,仔细看还能发现鹿身上的斑点和毛发,让人无法分辨哪些是竹子原有的纹理,哪些又是工匠巧夺雕刻上去的。贴雕竹黄是一种雕刻技艺,源于我国南方地区。技艺难度不在于雕刻,而在于原料的制作。雕刻原料取自毛竹,需先将毛竹锯成竹筒,去掉竹节和青绿色表皮,留下内层的竹黄,再对竹黄进行煮、晒干、压平后的一些工艺准备,粘贴或者镶嵌在木胎或竹片上,磨光后再在上面雕刻人物、山水、花鸟、诗文等图案。花园里的每一处装饰都透露着匠人们钻研的细微和专心,仅仅一片竹子便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图案供以欣赏。古人以简单仅有的物件创造出让我们出其不意的东西,探秘他们每一次的巧妙创意,也让后人们在维护中发现此精湛技艺需在古书中不断的探索钻研。04修旧如旧,修缮者的背后,潜藏着探秘古人精湛技艺的匠人心血对于古人的佳作,现在生活中虽然很少看到,但在故宫里这些技艺还一直留存,这些佳作能够流传至今保护到完好,与那些每日精心钻研的文物工作者有着必然的关系。虽然很多故宫里的工艺佳作,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常看到,但在为了能够完好的留存下来,传以后人观赏探秘,文物工作者们一直在用古人的技艺对文物恢复原样。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面有个师傅说:“做修文物这个工作,首先就是要心能定下来,其次是还要坐得住。”这句话表明了,作为一名文物修复工作者,不仅需要细心,更需要耐力与定力。他们每天的工作,虽是对文物进行检查修复,但在修复这些文物时大家都会遵从一个初衷,就是:修旧如旧。这样修旧如旧的方法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还考验一个人的耐力。对于建筑物的修建,记录片里不曾出现,因为这个工程较庞大,修复一个地方花费时间可能是几个月,也可能是几年。所以比起珠宝和便于收藏的物品,建筑这个大物件,不易观摩研究,一直不太受瞩目,但这并不影响会有专业人士对其进行维护和钻研。修复过程中他们通过古书查阅需修复的文物相关材料,通过古书记载进行完整补充。在很多人看来,修复工作其实就是将文物恢复原样。但在专业工作者眼中,这仅仅是整套流程的一部分。一名文物工作者曾分享自己的工作内容,他和团队可以说是在故宫修故宫、在香山寺修香山寺,因为他们主要修复不可移动的文物,比如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石刻、壁画等等。作为修缮师,他们要让时光倒流,把原本还原给世人。对于不完善的信息,他们都要从历史文献当中去找到。什么叫做修旧如旧?“旧”的真正含义是要用传统的工艺和材料进行修复,这样才能让文物展现出它原有的模样。比如说修复乾隆花园倦勤斋内的百鹿图,那这就要选材于用传统的竹黄工艺进行雕刻,如果采用别的材料只能称作为替代,而非真正的还原历史给后人,时间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文物的根本。为什么一定要花这么多时间、精力、财力,去复原那些遗失以及很难修复的文物呢?记得《寻梦环游记》这部电影里讲过这么一句话:“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其实每一次修复,不仅仅是在点亮关于前人的回忆,也在为后人创造一份新的记忆。怎么做才能体现修复后的价值?其实修复文物顶多给文物“保值续命”,修缮后这些文物能不能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