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戴红宝石顶戴,官服上绣白色的仙鹤,这是什

发布时间:2024/8/16 13:10:50   
昨天在后台的时候,收到一条关于服饰文化的私信问题。跟这位朋友一样,我最早最初接触历史时,最头疼的,其实就是关于服饰部分的历史。过去中国讲究礼仪,在朝会、祭天等重大场合,都对服饰有重大要求。所以官服、宫廷服饰这两类,最为繁琐。所以,我准备用一篇专门的文章,来回答这位朋友的问题。如果按照样式进行划分,清朝官服可以分为朝冠、吉服冠、朝服、补服和蟒袍。在不同的场合,官员需要穿相应的服饰。朝冠、朝服,属于官员上朝议事时穿的。补服可以用来显示官员的官职差别。蟒袍则属于官员礼服,在重大场合时穿着。而在官服上绣仙鹤图案的,则属于补服。这是一个古老的传统。最早可以追述到唐朝。而清朝也是沿袭过往的传统,又略有改变。清朝时,补服上的补子,较为简单,面积也不大,主要位于官服的前胸位置,较为显眼,可以方便他人一眼认出。补服上最直接的区别,就是文官上面绣的都是禽类,用意是为了表示文官的文采斐然。武将补服上绣的都是兽类,用来表示武将在战场上的睿智勇猛。清朝时,官员只有九个品级。每一个品级选择的动物,自然需要极为讲究。当时选择的动物,都需要有一些特殊的寓意,基本是过去有吉祥寓意的祥禽瑞兽,用来象征某种良好品德。比如武将上绣的麒麟,就是用来表示仁厚祥瑞,武备而不害的君子之德。也因为官服绣的都是动物,所以百姓骂贪官时,也常会骂他们“衣冠禽兽”。补服除了可以区分文官武将的身份,也可以显示官员品级的高级。不同级别的官员,补服上的图案,也会出现差异。这些图案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在过去礼仪文化中的地位。比如仙鹤,在古代文化中认为,仙鹤是一种品行高洁的动物,它的姿态优雅,寿命又比一般鸟类要长,可以活到六、七十岁。在过去禽类的排名中,仙鹤的地位,仅次于凤凰。凤凰的图案,自然只有皇后可以使用。仙鹤的图案,则是只有一品文官可以使用。清朝时,这是必须遵守的规制,不能逾越。否则,会受到严厉的处罚。也是皇帝为了体现自己身份的一个重要方式。不过,补服上的图案,不仅会因为职位而发生变化。一些特殊机构的官员,他们的补服也有不同。比如负责纠察风纪,监察官员的都察院。都察院内的官员,一品的左都御史,三品的按察使,以及级别更低的监察御史,六科给事中。他们的官服上,主要图案并不按照品级区分,而是在前后绣上獬豸。这是一种传说中的异兽,被认为可以明辨是非曲折,勇于斗争。至于顶戴,也是清朝官员用来区别身份的一个重要象征。如果官员被革去官职,就会被一同拔去顶戴。顶戴的位置在头顶,最为显眼。顶戴是清朝特有的一种帽饰,属于礼帽。跟过去朝代有很大不同,顶戴的形状,更像是斗笠。顶戴有冬天的暖帽,也有夏天的凉帽。这两种帽子,材质有很大不同。暖帽多用皮毛,用来防寒。凉帽多用藤制,可以避暑。在帽子的后尾,还有一束翎羽。翎羽有三眼花翎,两眼花翎,单眼花翎,蓝翎。眼的数目越高,越珍贵。只有功勋卓著的大臣,才可以用两眼、三眼花翎。也有皇帝御赐翎羽。它跟黄马褂一样,用来表示皇帝特殊恩赐。不过,这种恩赐,只能掌握在皇帝手中。而在顶戴的末端,又有顶珠。顶珠上面会根据级别不同,镶嵌不同的东西。红宝石最为珍贵,只有一品官员可以佩戴。但是,这个仅仅局限在雍正八年以前。在这之后,清朝对官帽制度进行修改。原本顶戴上的红宝石被换下,改为相同颜色的玻璃。其余品级,一律相同。这个做法,可以很大程度节省官服的成本。毕竟跟宝石相比,玻璃成本更低些。而且,同样可以达到区分官员品级的作用。所以,在清朝的时候,如果是佩戴红宝石顶戴,穿白鹤补服的官员,就是雍正八年以前的一品文官。如果是官职的话,就是太师、太傅、太保、大学士这几个职位。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4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