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形状 >> 8年踏遍4万公顷山水编制植物志新发现植物
中国北疆湿地守护人万福强:8年踏遍4万公顷山水编制植物志新发现植物10余种
中新网牡丹江10月23日电(刘志花姜辉)在中国北疆完达山南麓、乌苏里江的西岸有一处绿草芳菲、安谧恬静的世外桃源,那就是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管护好这片“净土”,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万福强,8年踏遍保护区4万公顷的山山水水,编制完成保护区植物志,共收录植物科属种,包含了三江平原所有生态物种,并新发现植物物种10余种。
毕业于齐齐哈尔林校的万福强曾在林业系统基层工作了10多年,年调入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从事科研工作。湿地科研工作大部分在野外,每到湿地,万福强总是精神十足,“长炮短枪”不离身,电脑里存入了不计其数的精彩镜头。
万福强在为东方白鹳搭建鸟巢。(刘志花摄)
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万福强喜欢上了湿地的一草一木,他定下了工作目标,一定要把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本底调查做完,并完成保护区植物志图书编制工作。
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万多公顷,要想做完这两项工作谈何容易?
植物调查大都是春夏两季进行,需要地毯式搜索方能不遗漏或少遗漏。万福强创新采用“刮地皮”的方法进行调查,就是用GPS进行定位,确定每天调查的范围,然后一点一点累加范围。
春季调查露水湿透衣裤鞋袜,冰凉刺骨,遇上雨天浑身哆嗦直打冷颤;夏季闷热难耐,蚊虫肆虐前赴后继叮咬不停,这些都没有让万福强退缩。有一次,万福强背着近10万元的摄像器材,在沼泽地里蹒跚前行,走到一半的时候,他脚一滑掉进了沼泽里,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将摄影器材高高举过头顶,眼看着身子一点点下沉,水就要没过肩膀头了,同行的同事发现后,急忙把他拉了上来。出了沼泽地,他风趣地说:“把我淹没不要紧,这个值钱的玩意儿可不能淹没了。”
万福强在拍摄丹顶鹤迁徙影像资料。(刘志花摄)
3年间,年迈的父母相继离去,万福强没能在病榻前履行儿子应尽的孝道;孩子考取了重点高中,万福强更是无暇顾及。3年间,靠着顽强的毅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万福强编写了长达2万多字、0多张图片的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图志资料,提前完成了当初定下的工作目标。
冬季安装红外线相机对动物进行监测,对万福强来说是常规性工作,每次安装都在50部以上,啃冻面包、吃冰块那是家常便饭。年,万福强和同事去保护区进行红外线相机维护,并取回储存卡判图,在回来判图的时候,发现图像中显示一只黑熊刚刚从他们取卡的地方经过,前后仅差半个小时,他们都惊出一身冷汗。正是这样的坚守,丹顶鹤、东方白鹳、白尾海雕、白枕鹤、鸳鸯、鹰鸮等多种珍贵鸟类摄入相机,留下珍贵资料;正是这样的执着,黑熊、野猪、豹猫、猞猁、黄喉貂、狍子、狗獾等各种动物的生活记录被载入保护区的资料库中。
付出与收获往往是对等的。年初3月18日,冰雪尚未消融,位于虎林市珍宝岛乡的宝丰观察站发现了成群的丹顶鹤,出差刚回来的万福强还没有坐稳便急忙赶到现场。他顶风冒雪,在一人高的草丛里一蹲就是几个小时。长时间的静候终于等来了成群结队的丹顶鹤,他立即咔嚓咔嚓拍下了丹顶鹤翩翩起舞、求偶欢畅的珍贵视频和图片,这是珍宝岛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首次大面积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同时还发现了东方白鹳等其他珍稀鸟类。消息传出,全国多家大型媒体都进行了宣传报道。
“研究保护区自然生态,是我这一生的事业,维护这一片蓝天、这一片净水,是我一生的追求”。这是万福强常说的一句话,他也一直按照这句话在做着。(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