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中国这十年中国故事由黑到绿中国

发布时间:2022/12/1 16:11:09   
03:43

新华社沈阳8月9日电题:由“黑”到“绿”中国老工业基地的生态“蝶变”

新华社记者牛纪伟、孙仁斌、王莹

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辽宁历史上曾污染严重。“黑色”,是这个重工业省份多年来甩不掉的标签。

中共十八大以来,辽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向环境污染行为重拳出击,生态持续改善。“绿色”,已成为辽宁的新底色,也为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注入更多活力。

江河奔涌,芳草连天。这个盛夏,辽沈大地一派锦绣风光。

绿苇红滩白鹤舞

辽宁盘锦,辽河入海口,余亩芦苇荡绿浪翻涌。烈日下,50岁的赵仕伟拨开长到路边的苇叶,沿着褐色的木栈道察看鹤舍里出生不久的小丹顶鹤。

“不抢你们的孩子,别害怕……”赵仕伟一边走一边跟丹顶鹤们聊着天。成鹤看到是赵仕伟,扑闪着放下翅膀,慢慢平静下来。

赵仕伟在这个芦苇荡里工作了31年。当年,大学毕业的他被分配到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赵圈河管理站工作。盘锦的滨海湿地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中的重要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由于生态环境受到破坏,途经辽河口迁徙的丹顶鹤种群呈现不断下降趋势。

丹顶鹤是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过去十年间,盘锦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把近8万亩围海养殖滩涂逐步恢复成自然滨海湿地,并制定相关文件,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导支持原有围海养殖业户转向开放养殖。

如今,当地近岸海域生态不断修复,这里特有的红色碱蓬草重新大面积出现在近海滩涂,又成为丹顶鹤自由栖息、觅食的家园。

人工繁育,也是丹顶鹤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赵仕伟刚工作时,由于技术不成熟,管理站每年只能人工繁育几只丹顶鹤,有时一只也繁育不出来。

赵仕伟说,现在采用“人工+自然”繁育模式,使丹顶鹤种群数量不断增多,“我们共同救助、繁育、放飞的丹顶鹤,已有只”。

这是年5月9日在辽宁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鹤类繁育保护站拍摄的丹顶鹤。新华社记者潘昱龙摄

这些飞舞的白鹤,只是辽宁近岸海域生态不断向好的缩影。截至年底,辽宁省近岸海域优良水质达到91%,消减劣四类海水平方公里,主要城市近岸海域基本消除劣四类海水。

碧水蓝天入画图

顶着35摄氏度的高温,32岁的陈宇陪朋友到沈阳故宫游玩。他一边带着朋友与这座有着近年历史的清代皇家宫苑拍照留念,一边拿出自己的手机拍下头顶的蓝天白云发了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25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