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艺术不是技术,艺术也不完全是艺术

发布时间:2022/7/30 14:05:44   

3月28日至30日,我参加了由杏林幼教主办的幼儿美术教育专题培训。在这为期三天的培训中,我们看到了六个精彩的美术教学活动,听到了幼儿美术教育专家孔起英教授和南京市幼教学科带头人陈静老师的专题讲座。可以说度过了非常充实的三天。作为一个对幼儿美术非常喜爱,一直在教育一线的老师来说,这三天的培训让我对幼儿美术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艺术不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恐怕是很多老师一直在纠结的问题。没技术的孩子,就算有再多的想法,也画不出来。没想法的孩子,空有一堆技术,画出来的东西也一样不是艺术。加上我们国人根深蒂固的鉴别儿童画好不好的唯一标准就是“像不像”。所以,幼儿园的美术教育很多时候都在追求着技术,花了很多时间在练习涂色、练习线条甚至临摹范画,我们的集体教学活动也有非常明显的模仿痕迹。

但是,在这三天的培训中,我听到这样一句话:“技术是为了表现感受而存在的,如果没有感受,技术就毫无价值。”我很有触动。是的,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技术和感受到底哪个更重要?创作的这些技术,随着孩子身体和智能的不断发展,是可以自动成熟的。但是对美的感受如果没有从小培养,长此以往形成思维定势,恐怕成年之后更难弥补。孰轻孰重,不言自明。

明白了谁更重要,并不代表就能够很好的组织幼儿美术活动。我们到底怎样立足在幼儿现有的欣赏水平和创作水平上去开展具体的每个活动呢?这才是真正考验教师专业水平的地方。我们需要了解孩子,还要了解艺术。幸运的是,已经有人走在了我们前面,并且在本次的研讨活动中,毫无保留的把经验介绍给了我们。不仅有专题讲座系统的经验介绍,更有教学活动现场直观的展示。这其中让我感叹的地方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给予适宜的技巧挑战,让幼儿享受创作的乐趣。

正如孔起英老师在讲座中说,一线的老师美术技能没有问题,但是美术基础知识了解的太少。我们通常所说的“难画”其实是指造型上的难度。但事实上,一个作品从美术元素上说,造型就包括了形态、大小、比例、细节等多个方面,除此之外还包括了色调、明暗、疏密、空间关系等等很多元素,而这每一个元素都有可能成为孩子创作的难度。教师在活动前要充分的分析,给孩子适宜的挑战。就像在活动中我们看到的中班水粉活动《池塘里的小鸭子》,为什么要画在池塘里的鸭子,是因为这恰恰回避了对中班孩子最困难的脚蹼的创作。让画面的情趣和鸭子的头、身体的造型成为活动的主要难点,而这个难点是中班孩子可以挑战的。所以这个活动这样设计,本身就表现了教师对幼儿和美术元素的充分考虑和尊重。只有挑战适宜,孩子才会认为“我能画”才会“愿意画”,也才会如孔起英老师所说“活动结束后更感兴趣”了!

所以,对我们来说,我们不仅要了解孩子,也要了解美术基本元素,并且试着将两者结合起来分析,不断的思考,才能找到最适合孩子挑战的那个点,也就是最近发展区。

(二)拉长幼儿的创作周期,让幼儿充分体验。

本次研讨会上展示的教学活动都非常精彩,老师们的说课尤其精彩。在他们的说课中我听到一个高频词汇“已经画过XX的基础上”,这让我感受到一个好的作品绝不是一步登天的。正如“玉兰花开”建立在画过树枝的基础上,“美丽的丹顶鹤”建立在画过丹顶鹤基本形态的基础上,“长颈鹿的一家”建立在画过长颈鹿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在他们的课堂上我也听到一个共同的词汇“下次我们还可以画”,下次我们还可以画翅膀打开的丹顶鹤,下次我们还可以画长颈鹿的一家做其他的事情……

从这里我们感受到一个信息,就是拉长孩子的创作周期。将技巧上的难点分解开,孩子创作起来轻松,才能享受审美愉悦。就像丹顶鹤,直立的丹顶鹤、步行的丹顶鹤、飞翔的丹顶鹤,将创作周期拉长后的活动,相对之前在一个活动中既要有造型,又要构图、还要用色,还要出画出情趣这种高负荷高压力的活动而言,拉长创作周期的活动只是在前一个活动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点点难度,但是孩子能够欣赏到大量不同意境的图片,丰富了孩子的审美体验。孩子们有充分的机会去感受画面情趣也才能更好地去构思自己的画面。

(三)给予必要的内在控制,让幼儿体验成功感。

正如孔起英教授所说,在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反思:“我们的活动有没有让孩子更有兴趣?”这个“更”有兴趣,除了选材的巧妙,技巧难度的适宜,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成就感。

孩子也是有审美自觉的,正如我的女儿,即使我一直肯定她鼓励她欣赏她的创作,但是当她三岁半的时候,她开始对自己的作品非常不满意,说:“为什么我画的汽车不像汽车?为什么我画的没有你画的好看?”所以,仅仅有审美体验我想还是不够。

当孩子们欣赏到的都是那么精彩的画面,但创作出来的作品却让他们自己都觉得“不好看”,他们怎么可能会“更”感兴趣?所以,孩子们的作品应该也是美的,但是幼儿阶段他们还没有那么好的技术来支持他们的想法,怎么办?

在这三天的培训中,不管是我看到了老师们在处理这个问题上的智慧。颜料提供上对色调的内控,底纸提供上对构图和美感的内控,作品展示板对总体效果的内控,作画工具对作画效果的内控……每一个细节都透出教师的智慧和考虑。所以,哪怕是小班孩子,也一样可以创作出“大师级”的作品。孩子们会快乐的看到,原来,我也是大师!

(四)改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940.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