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天敌 >> 徐秀娟的歌传唱全国,但电影却鲜为人知,现
徐秀娟的名字应该大家不会陌生。在她23岁那年,因为“救一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
有一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以纪实的手法,再现了她的感人的事迹。在徐秀娟的身上,浓缩了一个生命的高洁的理想与执着于理想的奉献精神的完美结合,正是因为有着这份深刻的底蕴,加上《一个真实的故事》歌曲本身所具有的动人心弦的音律,使得这首诞生于年的歌曲,至今仍然焕发出青春的力量,散发着荡人心魄的魅力。
徐秀娟的事迹带有足够的戏剧性,《一个真实的故事》的巨大魅力,足以显示出这一个角色形象所具有的感染力量,然而奇怪的是,反映徐秀娟的影视作品却湮没无闻。
年的时候,长春电影制片厂曾经拍摄过一部反映徐秀娟事迹的电影《鹤乡情》,影片导演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著名导演林强。
导演林强
而这个电影的编剧林晓琳是林强的女儿,当时是解放军艺术学院大二的学生,她编写了这个剧本,但当林强想把这一个题材拍成电影的时候,却遇到了资金的困难。
幸运的是,正当林强拿着女儿的剧本,四处寻找赞助的时候,旅日中国女企业家吕娟得知了这一信息,愿意资助电影的拍摄。
当时身边的人也劝她,这类公益电影是赚不到钱的,也就是说,这类电影是很难进入电影市场的,但是,这位女企业家还是果断地提供了电影拍摄的资金。
电影剧照
正如当初所预料的一样,拍摄成功的《鹤乡情》只能到电影节以及公益放映活动中去放映,甚至都难查到它进入院线公映的纪录,这部电影拍摄完成至今也有十二年了,但几乎很少有观众看过这部电影。甚至在电影频道里也难以找到它的身影,的确给人一种匪夷所思的感觉。
而演员身份的林强在改行后执导了第一部影片《鹤乡情》之后,也再也没有见到他导演过一部影片。
林晓琳
林强的女儿、《鹤乡情》的编剧林晓琳则一直活跃在影视圈,参与过多部影片的编剧工作,年参与了纪实影片《黄大年》的编剧工作。年,她首次执导都市悬疑喜剧电影《欢喜就好之五星大饭店》,发展基本保持稳健态势。
《鹤乡情》里扮演女主角的李鹤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曾经参加过一些影视作品的演出,但近年来却很难看到她的影踪。
李鹤
可见,《鹤乡情》一片既没有给导演带来声誉,也没有给主演带来走红的机缘。
从《鹤乡情》的湮没无闻可以看出,中国电影中缺少这种现实题材影片的生存土壤。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在表现现实题材时的乏力与无能,与印度电影依靠其贴近现实而获得轰动性的反响形成鲜明的对比。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电影能够在中国引起强烈反响,不能不与它电影里的那种崇高的精神以及承载这种精神的歌舞场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芭蕾舞剧《鹤魂》以护鹤英雄徐秀娟的真实故事为原型
而徐秀娟的故事,在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中得到了艺术的圣洁化的演绎,而焕发了永恒的青春,甚至被中央芭蕾舞团大型改编成芭蕾舞剧《鹤魂》,但当被拍摄成现实题材的故事影片的时候,却缺乏艺术的影响力,这关键的问题,还是中国电影只有粗糙的写实,而没有像印度电影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高度的提纯、美化、拔高,这也决定了近十年来,我们很难看到一部取材于生活的正能量的崇高题材电影能够获得市场的广泛热捧。
即使是最近的《我不是药神》能引起反响,也是因为人物走在法律的边缘地带而带来了话题效应,很难说电影里的人物是一个无可挑剔的英雄,相对于印度电影给我们提供的正能量的感人形象,带着胎里素的缺失。
最近,我们看到一部同样是根据徐秀娟事迹改编的电影《丹顶鹤女孩》已经投入拍摄。影片由周鸣编剧,廖子豪导演,孙苏雅扮演女主角。
影片同由中广发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阳春三月影业公司出品,江西恒大矿泉水有限公司、北京春秋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印变有品机构联合出品。
电影主演在拍摄现场
实际上,这部电影一直处于难产阶段。早在年9月份,这部影片就公布了筹拍计划,当时也是亮出公益电影的名义。一直到两年后的今天,才看到电影正式开始进入拍摄阶段。
影片主演孙苏雅在她的博客中,显示其身份是乐视鼎盛国际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影视演员、平面模特,曾拍摄过《快乐星球大营救》、《快乐星球III》、《迷局》、纪录片《另一种选举》等。
导演廖子豪毕业于美国俄亥俄大学导演和编剧专业,其代表作品有《双生花》《大提琴师》《再见爱人》《暗流》等,也没有什么影响较大的作品。
从12年前拍摄的《鹤乡情》到今年正式投产的《丹顶鹤女孩》,它们都表现了同样的一个人物,都打出了同样的公益电影旗号,但这背后却隐隐地让我们感到两部电影都缺乏对市场竞争的信心,也就是说从拍摄之初,就没有更大的意图,到电影市场上一搏雌雄。
这根本性的问题,还在于中国电影缺乏像印度电影那样,能够把一个现实题材的正能量电影拍得催人泪下,感人肺腑,而又让人觉得逼真可信,愿意让观众走进电影院去感受视觉与情感的冲击。这本质上还是衬托出我们中国电影手段在某些方面的欠缺。
既然《一个真实的故事》的旋律能感动无数的人,那么,为什么同一个形象,拍成电影之后却缺乏感染人的魅力呢?电影从业者为什么缺乏打动观众从而吸引观众走进影院的信心呢?中国电影值得在这里深思一下。
对此,您有什么更好的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