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宝清东升自然保护区回归的候鸟。 柳旭摄中新网哈尔滨3月21日电(记者王妮娜)“这些天,兴凯湖连续多日下大雪,首批回归的候鸟无处觅食,我们就紧急为候鸟投食。”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一位负责人说。3月21日,记者从黑龙江省的三大保护区——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保护区和黑龙江省宝清东升自然保护区了解到,今年,首批候鸟比往年回归提前一周左右,又赶上连下大雪、“倒春寒”等天气,冰雪未融化时,各保护区投食,为早归候鸟解“粮荒”。黑龙江省各大保护区内的冰雪还未融化。 柳旭摄3月10日,黑龙江省宝清东升自然保护区就监测到了首批回归的候鸟,主要以大型的丹顶鹤、东方白鹳为主。“今年‘倒春寒’,气温比往年低,保护区内的冰雪还都没有化,候鸟无处觅食,我们就投喂一些粮食,帮它们度过这段日子。”该保护区工作人员柳旭说。该保护区联合周边村屯的志愿者现在已投食1万斤小鱼和3吨玉米。兴凯湖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境内,是中俄最大界湖,其中,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与俄罗斯境内湿地连成一片,是国际重要湿地。该保护区位于“东北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带上,每年春季,有上百万只候鸟途经兴凯湖,飞往俄罗斯远东等地度夏。今年,3月中旬,这里连降大雪,早归的候鸟已飞回。3月18日,兴凯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紧急启动候鸟人工补给投食应急预案,将一袋袋玉米粒粒投放到候鸟常栖息的水域边,让白尾海雕、苍鹭,鸬鹚等这些候鸟可以吃饱,有体力继续北飞到俄罗斯等地。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保护区工作人员将食物投放到候鸟活动区域。 柳旭摄在黑龙江挠力河国家级保护区,这里去年冬天雪大,积雪较深,鸟类觅食非常困难,随着首批候鸟回归,该保护区红旗岭管理站的工作人员身背、肩扛,步行5公里将食物投放到候鸟活动区域,并建立监测汇报制度,确保候鸟顺利度过这一段食物短缺期。记者了解到,今年,中国北疆的各大保护区遭遇“倒春寒”,连降大雪等极端天气,紧急启动为候鸟投食,待河流开化,候鸟可以自主觅食时,就将停止投食。(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