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繁衍 >> 河北县情概览衡水市冀州区澎湃在线
河北县情概览
——衡水市冀州区
冀州,位于河北省东南部,毗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辖区面积平方公里,辖7镇4乡个村,人口37万人。冀州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东出西联的中心地带,周边公里以内,有北京、天津、济南、郑州、太原和石家庄等华北六大城市,均有高速公路、铁路或者国道相连,处在石家庄、济南1小时经济圈,京津两小时经济圈。京九高铁衡水段将于年建成运营,届时冀州将融入北京1小时经济圈。
建置沿革
冀州区区位示意图
冀州春秋时为晋之东阳。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年)置信都郡,治信都县。魏文帝黄初二年()冀州治所移信都(今冀州市),自此至民国初年为冀州。年改冀州为冀县。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6年7月撤市建区,成为衡水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旅游
衡水湖
冀州是一座底蕴厚重的历史古城。据《尚书禹贡》记载,大禹治水后,重新划分“九州”,冀为“九州之首”。河北省的简称“冀”便来源于此。自西汉起,冀州便为州、郡、县三级治所,至今已有余年建制史,现留有汉代古城遗址、诸候王古墓20余处,汉献文帝南巡碑等古碑刻处。冀州自古儒风昌盛、人杰地灵,“头悬梁、自勤苦”的汉代大儒孙敬,东晋高僧释道安,北燕国君冯跋、冯弘,北魏改革家冯太后等皆出于冀。近代以来,冀州商帮在京津兴起,北京全聚德烤鸭创始人杨全仁、金鸡鞋油创始人傅秀山等都是冀州商帮的杰出代表。几千年来,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冀州人民“崇文重商、大气谦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九州之首精神。
冀州城区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衡水湖“零距离”。衡水湖水域面积75平方公里,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水域、草甸、沼泽、滩涂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被誉为京津冀最美湿地、东南亚蓝宝石。栖息水禽余种,其中有丹顶鹤、白天鹅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50多种,可以游湖、赏荷、观鸟,感受走进自然的乐趣。
地方特产
田园棉文化园
冀州有永生面条、冀州田园棉、衡水湖烤鸭蛋、日鑫虫草蛋、紫薯面条和玉露香梨,昌红苹果等农产品品牌。
田园棉冀州“田园棉”手织粗布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冀州建设了仿古建筑形式的田园棉文化园,文化园处在冀州区与南宫市中间的田园地带,位于国道.6公里处,交通非常便利,占地面积10平方米,青砖灰瓦,红灯高挂,飞檐翘壁,如诗如画,置身其中,空气清新,绿野蓝天,田园风光,一览无余,令人心旷神怡。2年,又建设了民俗文化展览馆和田园棉手织粗布观光车间,其中民俗文化展览馆面积平方米,包括纺织历史博物馆、农耕文化展览馆、民俗器具展览馆、家园文化馆、民俗摄影展览馆、旅游商品销售处、茶艺馆、手织粗布精品展览馆等共计八个小项目,把传统的衣、食、住、行浓缩在了田园棉文化园中,让游客置身于回归自然、留恋田园的环境氛围之中。田园棉手织粗布观光车间,包括整经车间、织布车间、缝纫整理车间、库房等,建筑面积平方米。三个车间设有连环观光通道,观光通道设在库房上端,距地面3米高度,游客从一门进入,沿着观光通道可俯视参观田园棉手织粗布的整个生产过程,使中国传统手织粗布的生产工艺一目了然。
经济总情
中国制造企业强——春风集团
冀州经过多年发展,初步形成了装备制造、复合材料、医药化工、棉纺针织等四大产业集群。7年,冀州区生产总值亿元,同比增长7.1%。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0.2亿元、55.5亿元、44.3亿元,分别增长3.6%、5.4%、9.8%,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亿元,同比增长1.2%。全部财政收入完成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万元,分别增长8.6%、5%,其中税收占比稳步提高。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23.6亿元。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元、元,分别增长10.1%、1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57.8亿元,同比增长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