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闻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经过治理与修复后,于近日重新开园试运营,无疑是给游客一个期待已久的惊喜,它将以崭新的姿容展现在游人面前。
这让我想起30年前一次慕名游览马踏湖时的情景。
位于淄博市桓台县东北部的马踏湖,东西长16.5公里,南北宽13.5公里,总面积平方公里,是一个自然湖泊。相传春秋时期齐桓公在此重兵列阵,大会各路诸侯,平地马踏成湖,故名马踏湖。
湖区风景秀丽,气候清新宜人,名胜古迹众多。湖内河道纵横交织,四通八达。湖中芦苇荡、荷花塘一望无际。泛舟湖上,蒲苇夹道,曲径通幽,令人流连忘返,素有“北国江南水乡”的美誉。游人来此休闲娱乐、消夏避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湖中有五贤祠、鲁连井、颜子钓鱼台、齐王阁、冰山遗址、徐夜书屋、渔洋轩、锦秋亭等若干处名胜古迹。五贤祠大门南向,台厦廊檐,古朴典雅。祠内塑有诸葛亮、苏东坡、鲁仲连、辕固、颜斶五位先贤坐像,神态自若,栩栩如生。祠堂厦柱题联:异姓五贤英名传千古;数代一堂功业垂千秋。这些先贤曾在湖区游历或隐居,留下了许多名人轶事。宋代苏东坡曾泛舟湖上,看到马踏湖的美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贪看翠盖拥红妆,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马踏湖便成为人们到此寻古览胜的绝佳境地。
湖区内有鱼龙、华沟等十几个村庄,呈现出“小桥流水人家,荷花芦苇世界”的人居丽景,形成了“村村靠湖、家家连水、户户通船”的水乡风貌。马踏湖物产丰富,有鲈、鲢、鲫、鳝、蟹、虾等淡水产品;盛产苇、蒲及其草编制品;金丝鸭蛋、鱼龙香稻、九孔白莲藉等名优土特产,曾是历代宫廷的贡品。特别是夏秋之交所产的“花下藕”,其味清香,食之甜脆,沁人心脾。还有炸莲花、莲子羹、鲈鱼汤、炖青鳝等名吃佳肴,令游人食客垂涎欲滴,食欲大开。
小舟驶入芦苇荡,河道两边香蒲、芦苇相间,河岸水曲柳迎风摇摆。忽尔惊起中华秋沙鸭、震旦雅雀等数种珍贵野生动物,扑棱棱直刺半空,惊恐万状,慌不择路,鸣叫着飞向远处。经九曲十八弯,船出芦苇荡,湖面逐渐开阔,映入眼帘的是一片荷花池塘。但见波浪起伏,白莲亭亭玉立,鱼游虾嬉,鸟翔蓝天,置身其中,宛如仙境。一只振翅飞翔的蜻蜓,悄无声息落定荷花尖头,如诗如画,颇有情趣。我不禁想起唐代白居易的《池上》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据悉,多年前,由于上游河流污染严重,及围湖造田,造成湖区面积锐减,马踏湖生态功能丧失殆尽。为恢复其生态环境,桓台县“十年磨一剑”,历经十余年综合治理、修复、管控马踏湖风景区,建立了多功能湖泊湿地系统,使湖区的湿地鸟类物种数量明显增加。植被覆盖率达90%以上,有种动物,其中被称为“鸟中熊猫”的震旦雅雀、丹顶鹤、中华秋沙鸭等一级保护动物,为“镇湖之宝”。如今的马踏湖国家湿地公园,已逐步形成了河湖相通、水清岸绿、水润城乡的生态格局,重现昔日“北国江南水乡”的壮丽景观。炎炎夏日里,如若你有兴致前往寻幽览胜避暑消夏,绝对会不虚此行。
哦,美丽迷人的马踏湖。
来源/作者:雪宫街道高留社区张尧明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