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形状 >> 艺术专访车薪艺术让我的人生更为广阔
明代著名画家徐渭曾语:“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在中国绘画中,花鸟画不仅表达了自然之美,还传达了创作者的心灵之境。花鸟画历经千年的发展,意趣横生,极富韵味,已然生成艺术风貌之大观。
车薪创作图影
车薪多年来钟情于诗、书、画的创作,他尤为喜爱花鸟题材的创作,在其花鸟画面中亦能品读他自撰的诗文,这让画面内涵更为丰富、深刻。他恰如其分地驾驭着笔墨,通过轻重、疏密等丰富的笔墨变化,生动地传达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韵,使其蕴含某种内在的气质、精神,这种气质、精神又使观者有如临其境之感。
车薪《牛尊》68x68cm
车薪《钟鸣鼎食富贵长春》x98cm
总而言之,车薪以其精湛的笔法,为观者营造出一片开阔的审美天地。
01
重拾年少之梦
受家庭氛围的影响,车薪五六岁就开始练习书法,祖父、父亲、母亲、姑母常督促他用毛笔写书法,就这样在不断的执笔运笔中,车薪逐渐感受到了书法线条之魅力。与此同时,车薪也开始学习写诗词,学习如何作诗。自此,车薪对中华诗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言而喻,无论是书法还是诗词都给他的成长带来了不同维度的启发与滋养。
车薪《薑花》78x50cm
车薪年轻时忙于工作,鲜少有机会和心力投入到艺术的创作与研究中,退休后他便重拾年少时的梦想,重新拿起画笔进行绘画。
如今车薪的创作以工笔画为主,他醉心于以精谨细腻的笔法描绘景物,如禽鸟活跃之态、花卉芳艳之色、钟鼎质感之纹等,至为精备。通过“尽其精微”的方式,取神得形,以线立形,以形达意,从而使得神态与形体趋向和谐统一。
车薪参加艺术活动图影
02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从车薪多系列的艺术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不仅精于花鸟、书法,还将自撰的诗词融入至画面中,真正做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以说文学与绘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文学语言让画面具有广阔性,而绘画语言则使意境更加具象。
车薪《觚与菊花》68x68cm
有关诗画创作的先后顺序,车薪并不执拗,他认为艺术创作应当以灵感为先。若是迸发了文学灵感,则会作一首诗,若是很有画面意境,而后再根据诗的内容来描绘画面。反之,若是绘画灵感先至,则会先创作出画面,而后再根据画面意境撰写与之呼应的诗作。
最近,车薪创作了一幅《鹤舞松坡图》,他左思右想,写了一首绝句题在画上,他是这样写的:“绣头冠冕朱丹顶,翰翮仙姿白素娥。应羡此身如自在,长天寿鹤舞松坡。”他画的丹顶鹤神态自如,展翅舒张于画幅上。栩栩如生,动态神似。再配以诗句,跃然纸上。
车薪《鹤舞松坡图》x68cm
车薪《木槿花》x68cm
纵观车薪的系列作品,会发觉他喜欢将青铜器与花卉、飞虫等相结合,让画面极具鲜活生命力的同时,也凸显了历史的厚重感。从绘画角度分析,它具有文学性、哲理性和抒情性;从历史角度看,画面具有超凡脱俗、内涵深厚的特点。车薪认为,诗、书、画是有机的结合,它们之间的联系极为紧密。
车薪《绣球花》50x50cm
正是源于对艺术纯粹的热爱,车薪二十多年来坚持每日绘画、写书法,而墨池的浸润也让他的人生更具厚度、广度,这也促使他更坦然地面对人生,对生活总是保持松弛感,待人真诚亲和,心态也趋向年轻,没有任何架子,对一切事物始终持以积极学习的态度。
车薪《虢季子白盘》x68cm
车薪今年虽已74岁,但从外在的精气神看,总是让人误认为才刚60出头。他既有长者的睿智,又有年轻人的活力,这无疑是艺术带给车薪另一维度的滋养。
车薪出席画展
03
在青花瓷上作画
除却在纸面上创作,车薪还热衷于在青花瓷上作画,曾赴景德镇、梅州等地进行创作,整体明净素雅,极尽中国水墨画的艺术魅力。细观其青花瓷系列作品,可谓是“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
车薪创作的青花瓷
这些年来,车薪也创作了不少作品,每每遇到朋友索画,车薪也总是将自己的作品慷慨大方地赠予他人,不求任何回报,想着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通过自己的方式传播出去,而他自身的思想也借由笔墨得以呈现,使之突破时空的界限,在另一维度与人相交。
车薪《君子兰》68x68cm
除了将自己的画作分享给周围的人,车薪也乐于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海外。他曾在韩国举办了两场个展,并远赴美国进行艺术文化交流,让中国书画被更多人看见。
车薪在韩国办展图影
花鸟绘画艺术并非仅仅是为了描绘而描绘,更深层次的,是创作者根据动植物与人们生活遭际、思想情感的某种联系、情感,进而通过描绘生命的方式给予强化。车薪热爱生活,也对周遭的花鸟生命持有高度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9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