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形状 >> 画里有话走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韩思宁
为实现对中华鲟野外种群数量的补充和年龄结构的调节,有关部门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举行长江三峡中华鲟放流活动。图为工作人员在活动现场转运中华鲟,准备放流。新华社发(杨东摄)
在内蒙古辉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莫呼珠管护站,工作人员给救助的丹顶鹤喂食。新华社记者刘磊摄
今天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宣布今年的主题为“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旨在促进支持“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行动。近日,江苏、湖北、湖南等多地启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宣传活动,促进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领域知识进一步普及,推动社会各界保护意识进一步提升。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生物多样性是维系地球健康、人类福祉和经济繁荣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作为最早签署和批准《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方之一,我国一贯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显著成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生物多样性保护之路。
多措并举,以实际行动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构建以综合法、区域法、要素法相结合的“1+4+N”法律体系,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纳入国家和区域发展规划、空间规划以及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到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北京、广州等国家植物园挂牌并向公众开放,再到作为主席国,分两阶段成功召开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历史性达成兼具雄心和务实平衡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我国积极加强顶层设计、创新制度体系、深化国际合作,不仅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上升为国家战略,还为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前路漫漫,依然道阻且长。当前,尽管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但生物多样性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面对挑战,要坚定不移实施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与世界各国携手并肩、团结合作,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走向恢复之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