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组织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充分展现青年学生的奉献精神和专业担当,7月10日起,我校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全面启动。本次社会实践以“绽放战疫青春·坚定制度自信”为主题,实践形式包括参观考察、学习体验、调查研究、宣讲报告、政策宣传、艺术创作等。根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鼓励同学创新实践方式,不聚集不扎堆,不跨区域流动,在确保自身健康安全前提下,灵活采取线上、线下方式进行。01青春筑梦湿地,行动守护生态7月12日,我校徐秀娟黄海湿地保护志愿者协会组织多名志愿者前往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青春筑梦湿地,行动守护生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得到了盐城市申遗办和黄海湿地研究院的大力支持,共青团江苏省委高校工作部部长付建龙、盐城团市委副书记周舫亲自到场指导,并对此次湿地保护志愿者行动给予充分肯定。江苏盐城国家级珍禽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党组书记陈志会详细介绍了盐城湿地文化内涵,校团委负责同志陪同。如何让保护湿地的声音传得更远?实践团队成员顾红楠从盐城市申遗办、黄海湿地研究院获取大量申遗素材,与志愿者们一起制作PPT和视频。“每年冬天,总会有成千上万的丹顶鹤跨越漫长的距离,来到盐城过冬。这是因为我们盐城有亚洲大陆边缘最大的海岸型滩涂湿地,极适合丹顶鹤以及其他的候鸟群栖息。这片湿地叫做黄海湿地,在去年成功申请了世界自然遗产。”顾红楠借助PPT向盐城市亭湖新区初级中学的学生们,图文并茂展示黄海湿地风采,介绍黄海湿地申遗成功的过程、挑战和带来的机遇,普及世界遗产理念,畅谈青少年在保护世界遗产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通过此次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深深地感受并体验到了浓郁的世界遗产文化、湿地历史文化、乡村民俗文化及候鸟文化,对于增强公众保护自然资源、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外国语学院王秀莉供稿)02乡村振兴我先行青年实践筑梦旅——建筑学子富安古镇文化调研及艺术创作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学科专业的特色和优势,聚焦热点、主题并与专业实践紧密结合,7月5日起,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学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盐城富安古镇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富安古镇位于江苏省盐城市最南端,地处南通、盐城两市交汇处,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拥有着悠久历史的富安,早在唐朝大历年间就已建制,历经千年的发展,到了明代,富安成为闻名天下的“淮南中十场”盐场之一,且有“天开八景,地冠十场”之美誉。被评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实践团结合专业特色,从“访——寻根探源解民情”“绘——看古鉴今绘蓝图”“测——分析构造护古建”和“宣——古新结合促新农”四个方面对富安传统古镇进行考察调研。团队成员首先对富安古镇当地居民生活状态进行走访调研,志愿者寻访长期居住于此的乡民,详细了解古镇发展历史与当下面临的问题。此外,实践团成员结合自身专业知识,运用专业技术手段对当地民居环境进行现场检测,深入思考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设计的异同以及其相互融合发展的方式。他们还对特色小镇进行深度剖析,选取具有特色的村落一角,拍摄、手绘一幅作品,将富有特色的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风格规律等描绘出来作为当地的旅游纪念品,助力地方旅游业发展。“我们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服务广大父老乡亲,将理论联系到实践,不仅增强了我们的社会实践能力,也提升了专业知识运用的能力。通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真实感受到了传统建筑的空间感,为今后的建筑学专业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参考与帮助。”实践团团队成员徐竹宣同学说道。(土木学院李宝供稿)03汽车工程学院开展“新能源汽车发展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现状以及未来前景,汽车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在专业教师陈玉炜的带领下,前往位于盐城市亭湖区江苏沿海新能源研究院进行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项目调研。团队成员围绕民众对新能源汽车的了解程度、内心顾虑等方面,在周边社区进行随机采访、问卷调研。通过调研发现,大多数民众由于受到早年间我国的小型代步车和普通电动车的影响,对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续航能力仍持怀疑态度,同时,电池的安全性也是民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