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习性 >> 毒死香妃的鹤顶红还能治病,一起来了解鹤顶
随着宫廷剧的普及,鹤顶红这种浮毒药也渐渐被人们所熟悉。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它是宫廷剧中的必备毒药。
像我们熟悉的《还珠格格》中的香妃,就是被老佛爷赐了鹤顶红而香消玉殒的。
还有《芈月传》中芈月的生母,也是服了这种毒吐血而死。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道:砒,性猛如貔,故名。惟出信州,故人呼为信石。这里说的“貔”是传说中的猛兽,致人死地,凶猛异常。
可是名医李时珍却用鹤顶红救过人。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鹤顶红既是毒药也为良药
李时珍有一次在巡诊时,路过一个人迹罕至的村子。
他很远就听到村里传来阵阵哭声,走近一看,原来有一位妇人,肚子涨得老大,疼得满头大汗。眼看就不行了,她的婆婆在旁边大哭。
李时珍忙上前仔细给患者诊断,只见他诊断完毕,胸有成竹地开出一个药方。他将大红枣去核,放入少量药沫,让妇人服下。
不到半天功夫,妇人排出了一些小虫子,腹胀也消了很多。再吃了几次药枣后,竟然痊愈了。
而李时珍放在红枣里的药沫,就是人们常说的鹤顶红。
其实,鹤顶红又叫砒霜,即使在现代,也有用它治病的例子。
哈尔滨医科大学的著名医师张亭栋,从70年代开始做实验,他在一堆“以毒攻毒”的中药乱炖中,摸索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它的有效成分可以治疗某种类型的白血病。
这种治疗方式,通过大规模的临床实验,已经完全证实了,砒霜对一种罕见的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是有奇效的。
可是,砒霜多为白色的粉末,那它名字为什么叫鹤顶红呢?
鹤顶红的名字由来
其实,鹤顶红的名字源于美丽的丹顶鹤,丹顶鹤主要生活在我国东北的松花江和嫩江流域,它身长玉立,体态优雅美丽。
丹顶鹤全身素装,可是头顶的一小块却没有羽毛,露出了鲜红的皮肤色,这就是丹顶鹤名字的由来。
丹顶鹤的幼鸟并没有“丹顶”,因为激素的分泌,只有进入成年期的丹顶鹤,才会有“丹顶”。而丹顶鹤死后,“丹顶”就会渐渐褪去红色。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认为,是不是因为鹤顶的那一小块儿就是剧毒,所以才有了鹤顶红的由来呢?
科学家在制作丹顶鹤标本时,曾经用小刀刮下丹顶的碎屑,放到小动物的食物中,结果被实验的小动物安然无恙,说明丹顶鹤的“丹顶”是无毒的。
这样看来,鹤顶红的名字和丹顶鹤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相同的只是那抹红色而已。
而鹤顶红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也就是砒霜。
加工之后的砒霜有两种颜色,其中纯度比较高的是白色的,纯度不高的呈红色,就是人们常说的鹤顶红。
在电影《水浒传》中,武大郎被潘金莲灌了掺有砒霜的药汤,他刚喝完后就感觉肚子剧疼,然后面目狰狞,很快就七窍流血而死。
可是,砒霜中毒之后是有潜伏期的,中毒者并不会那么快就死去。
服毒者从刚开始的咽喉灼烧到恶心呕吐,然后会腹痛,腹泻,伴有肌肉抽搐,休克,脱水等症状。
最后身体的整个机能衰竭而亡,这个过程非常痛苦。
砒霜从古至今的应用
其实,作为顶级毒药的鹤顶红,也就是砒霜,在古代的药铺里就有售卖,价格还不贵。
可能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经常看到的影视剧中的服毒案都是用砒霜。
据传,大清光绪帝英年早逝的原因就是砒霜中毒。
在年的一次对光绪帝遗体的考古检查中,专家在光绪的毛发中,检测出了砷元素,也就是有着大量的砒霜成分,这也证实了光绪并非病死,而是死于砒霜。
而对于毒死光绪的凶手,猜测最多的当然是慈禧太后。
据传,慈禧对光绪本无杀心,但是光绪写在日记里的一句话却惹怒了慈禧。
光绪说:“虽然自己的身体日渐不好,但是由于年轻,自己一定可以死在慈禧的后面。”
就是这句话,使光绪虽然倍加小心,可还是死在了慈禧前面。
而且,砒霜用银筷子轻易都试不出来。
因为在常温情况下,银针是不能和砒霜发生反应的,使银针变黑的是砷的硫化物在转化成砒霜时,硫元素没有完全除去,和银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黑色的硫化银,
也就是说砒霜提纯度较高,没有残留的硫化物,用银筷子是检测不出来的。
既然砒霜难以防范,那么一旦误入口中,是否有有效的抢救措施呢?
因为砒霜极易被人体吸收,所以即使是现代的医疗技术,在中毒之后能很快清洗肠胃,可能会保住性命,但是身体的整个机能也遭受了极大的破坏。
砒霜在古代还有一个用处,女子把它当作美容佳品经常服用。
古代一些青楼女子为了保持美貌,每天晚上服用砒霜,就是为了第二天接待客人时能够容颜美丽。
但这种服用砒霜的护肤方式就像在悬崖边跳舞,稍稍过量就会失去性命。
《庄子,齐物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凡事都有两面性,一件事在这里看和在那里看是不一样的”。
正如人们熟知的鹤顶红,虽然是害人的毒药,但也是李时珍手里救人的良药。甚至还应用到现代医学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