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习性 >>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系列辽宁省博物馆中
有人说:“要了解一座城市,就必须先去了解当地的博物馆”。倘若我们去参观博物馆,那么博物馆里的镇馆之宝自然不容错过。今天我们介绍的是:辽宁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博物馆简介
辽宁省博物馆位于沈阳市浑南区智慧三街号,占地面积83,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分陈列展览、观众服务、文物库房、文物保护、综合业务等五个业务区,是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同时,也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以藏品丰富,特色鲜明而享誉海内外。
辽宁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利用新馆序厅正面影壁和两侧各六块墙体,以辽宁历史文化为主题,创作13块铜质浮雕,以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系统生动地展现了辽河流域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
镇馆之宝
#6《仲尼梦奠帖》
唐代
纵26.5厘米,横34厘米
释文以“仲尼梦奠”开头,共七十八字,文字叙孔子梦奠之事,有佛教无常、报应之意。此帖代表了欧阳询行书成就的巅峰,笔力苍劲古朴,用墨淡而不浓,以秃笔疾书,转折自如,上下脉络映带清晰,结构稳重沉实,运笔从容,气韵流畅,诚属稀世之珍。后世将其列为中华十大传世名帖之一。
《仲尼梦奠帖》部分《仲尼梦奠帖》部分《仲尼梦奠帖》部分《仲尼梦奠帖》部分#7《万岁通天贴》
纵26.3、横.8厘米
《万岁通天帖》部分《万岁通天帖》又名《王羲之一门书翰》,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公元),王羲之后裔王方庆进献王氏一门法书真迹,武则天命弘文馆用勾填法摹之以留内府,将王方庆进献的10卷墨迹原件装裱赐还给王家。
此卷勾摹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之间书风的传承关系,为研究我国书体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8《古诗四帖》
纵29.5、横.2厘米
《古诗四帖》部分《古诗四帖》部分《古诗四帖》部分《古诗四帖》部分《古诗四帖》属狂草,特点是较过去更为狂放。它大部分线条不强调提按,而重视粗细均匀的线条中使转与速度的变化。整体气势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在草书发展史上是新突破。
《古诗四帖》打破了魏晋时期拘谨的草书风格。把草书在原有的基础结构上,将上下两字的笔画紧密相连。在书写上,也一反魏晋“匆匆不及草书”的四平八稳的传统书写速度,而采取了奔放、写意的抒情形式。
#9《瑞鹤图》
宋代
纵51厘米,横.2厘米
《瑞鹤图》本卷绢本,右图左书。彩云弥漫的天空中现出一座宫殿的屋顶及斗拱,十八只丹顶鹤飞翔于宫殿上空,另有二鹤立于殿脊鸱尾上。赋色浓艳,界画工整。画后瘦金书题诗并记,款署“御制御画并书”,并有“天下一人”签押及“御书”印。
从书法风格及款印可知此卷书画皆为宋徽宗赵佶所作,赵佶能书擅画,传世作品颇多,但多为“代笔”及“御题画”,此卷作为其“亲笔”弥足珍贵。
#10《洛神赋图》
纵27.1厘米,横.8厘米
宋摹《洛神赋图》部分宋摹《洛神赋图》部分宋摹《洛神赋图》部分《洛神赋图》是东晋的画家顾恺之偶然读到曹植写的《洛神赋》后有感而作,由于顾恺之所作原本现已亡佚,仅存数套摹本传世。
辽博藏本《洛神赋图》是宋代摹本,采“图文融和法”,将赋文分为长短不一的段落,并和相关图像形成不同组合,使图画与文字在画面上产上一种动态的互动效果与整体的韵律感。忠实保留了六朝时期原本的构图、图像与图本部列的图貌。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