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种类 >> 三江平原为什么要再次恢复北大荒
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到恢复“北大荒”,身为沼泽地的三江平原经历了什么?
三江平原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冲积形成,面积十万多平方千米。
三江平原,为什么会成为沼泽地呢?
东北的气候特征三江平原地处于我国中温带地区,夏季温暖短促,冬季寒冷冷漫长。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夏秋雨水多;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土质黏重,不宜下渗,地下水位高;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了集中连片的沼泽,面积达万多公顷;此外,还有季节性积水的沼泽化土地多万公顷。
正是因为三江平原,沼泽密布,地广人稀,荒无人烟,在建国初期有“北大荒”之称。
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家对三江平原进行大规模的开垦,是三江平原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那么,三江平原为什么,会被选择为商品粮基地呢?
从自然条件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地势平坦,土地集中,连片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黑土层土壤肥沃;
河网密布,水源充足;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水热条件能满足作物的生长。三江平原,地广人稀,除了适合大规模开发,同时生态环境也比较好,适合发展农业。
从社会经济角度,我国人口数量多,对粮食的需求量大;东北是重化工业基地,可提供农业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和其他生产资料;东北地区铁路网密集,交通便利。因此,在综合条件下,三江平原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商品粮基地。
东北重化工业基地工厂里的农业机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农垦耕作,先后建立4个国营农场管理局、50多个大型国营农场,开垦耕地多万亩,“北大荒”已一跃而成“北大仓”,成为我国最大的农垦区。三江平原为我国粮食安全做出巨大贡献。
然而,变成北大仓的三江平原,却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很大影响。随着耕地面积扩大,三江平原地区森林退化湿地面积减少引发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随着水土流失加剧,黑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随着湿地不断排水,湖泊、河流面积不断缩小;随着水汽的减少,局部小气候也得发生改变,降水量减少,气温上升;旱涝灾害增加;环境的变化,使许多动物迁徙,生物多样性减少。
被破坏的三江平原三江平原的矿坑被污染的土壤总之,三江平原的开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平衡。
如今人们对自然的认知不断加深,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为挽救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国家已经停止了三江平原的农垦开发,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①并建立了三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9.8万公顷,区内生活着包括白鹳、丹顶鹤、白尾海雕在内多种动物和多种植物。
②通过退耕还湿,还林还草;
③新建一批蓄水坝和平沟等工程措施,保持、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
④利于沼泽湿地发展生态农业;
三江平原的生态农业总之,随着国家的保护力度不断加大,三江平原生态环境会最大程度的保护,实现三江平原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