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她23岁因公殉职授烈士,一首歌传遍大江南

发布时间:2024/1/22 14:27:55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只有阵阵风儿轻声诉说,唔喔哦……朱哲琴—一个真实的故事05:00来自历史九点半这是年,第四届CCTV青歌赛获奖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由朱哲琴原唱,陈雷与陈哲作词,解承强作曲,一时间传遍大江南北。我小时候,几乎人人会唱,每次听完,心情很沉重,甚至落泪。《一个真实的故事》,更成为很多80后、90后,童年记忆中最难忘的旋律之一。如其歌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主人公是中国第一位训鹤姑娘,自然保护区第一位因公殉职的烈士:徐秀娟。年10月16日,徐秀娟出生于黑龙江齐齐哈尔市,一个普通的满族渔民之家。到了父母亲这辈,徐家不打渔,改养鹤了。齐齐哈尔市东南部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湖沼苇草地带,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栖息地,徐家祖辈与丹顶鹤比邻而居。年,国家要在此建立丹顶鹤保护区,时局艰难,一切从简,保护区牌子就挂在老徐家,这里成了临时办公处。徐秀娟的父亲徐铁林和母亲,成了第一批临时工,也是中国第一代养鹤人。从那年起,11岁的徐秀娟和4岁弟弟徐建峰,就成了家里的小小养鹤人。周末,姐弟俩总是跟着父母,在基地喂鹤、配食、担水,耳濡目染之下,两人不但爱上了丹顶鹤,还成为养鹤小能手,尤其是徐秀娟,是个小天才,说起鹤来如数家珍,让保护区的专家们也十分欣赏。养鹤是脏活、累活,一般女人受不了,若不是机缘巧合,徐秀娟并非一定会走上这条路。年8月,徐秀娟就读的边屯中学高中部停办,突然间成了失学儿童,无校可上了。比起养鹤,此时的徐秀娟更希望读书,学知识,但无奈只能作罢。而保护区恰好需要人手,未满17岁的徐秀娟成为父亲的跟班,做些杂工。直到一天,徐秀娟下定决心,郑重其事地对父亲说道:“我要去养鹤!”深知养鹤艰辛的父亲,第一个不同意,母亲反对,奶奶也反对,弟弟表示理解、赞同。最终,拧不过宝贝闺女的坚持,老徐还是让步了,只提一个要求:不能遇苦败下阵来。徐秀娟是养鹤天才,上工第三天,她就能准确识别每只鹤的生年、编号,将其归类。老徐欣慰的看了看女儿,孺子可教也。第二年开春,徐秀娟成为扎龙保护区最年轻的丹顶鹤驯养专家,她饲养的幼鹤成活率达到%,不但让老专家们刮目相看,更成为享誉全国,乃至全球杰出的养鹤青年人才、带头人。徐秀娟成功了,她不再迷茫,方向坚定;她热爱养鹤训鹤,视鹤如生命;她暗暗发誓,将自己的终身,奉献给养鹤事业。02当人在一个行业愈发精进,越会觉得需要更广阔的视野。没能完成高中学业,是徐秀娟心中的遗憾,为了业务精进,她渴望着汲取更多知识,一个机会摆在她面前。年,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系几位教授来保护区考察,被年纪轻轻却专业素养极高的徐秀娟折服,发现她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便建议徐秀娟到林大进修。有这样的机会,徐秀娟当然求之不得,但保护区的个别领导却有自己算盘,非但不同意徐秀娟入学进修,连老徐登门借钱也被拒绝了。老徐知道女儿的心,他鼓励打退堂鼓的女儿,勇敢追求梦想,哪怕砸锅卖铁也要供她去进修。最终,家人东拼西凑了一半学费,学校减免了一半学费,徐秀娟顺利进入东北林大,攻读野生动物保护专业。徐秀娟高中没读完,一下子进入大学校园,课程难免吃力,但养鹤这种苦活都能熬下来,何况学习?一天只睡5个小时,其余时间全部学习,课堂竖直了耳朵,生怕漏听一句话。徐秀娟用她的坚持和汗水,换来各科优异成绩。然而学习的苦可以咬牙坚持,经济上的困难却让她备受身体和精神煎熬。那时,一个女孩子一天伙食费大概6毛钱,虽然看着少,但80年代月工资也才几十块。徐秀娟家里有6口人,弟妹还在读书,父亲的微薄收入养活一大家子本就很艰难,徐秀娟也不想让父亲为难。没钱,就一天两顿甚至一顿,顿顿馒头咸菜,2年的学业也不得不压缩到1年半,徐秀娟甚至还瞒着学校和家人,4次跑去卖血,换回微薄的钱维持读书。一年半后,她以11门功课,10门“优”或85分以上的优异成绩结业,还自学掌握了英语。生活中,比你更优秀的人,往往还比你更努力。所以不要抱怨,任何成就都是汗水换来的,你只看到别人光鲜、荣耀的一面,却少见别人努力的一面。年5月,徐秀娟刚从东北林业大业结业,就收到来自江苏的工作邀请,这份工作也将彻底改变她的命运。03盐城,坐落江苏中部,是我国丹顶鹤的主要越冬地,与齐齐哈尔扎龙保护区,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盐城保护区筹建那天,徐秀娟就是重点邀请对象,这里的工作难度极大,只有徐秀娟这样的人才才担得起。家人不舍,南下会有更大挑战,同时也是更大舞台。徐秀娟独自一人,带了三只鹤蛋,南下射阳,开始了她创业之旅。盐城保护区处于起步阶段,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没有孵化设备,徐秀娟就带着2个助手自己砌炕。从第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到一个又一个奇迹的出现,徐秀娟在最艰苦条件下,攻克世界性难题:首次在低纬度地区孵化丹顶鹤成功。从此,盐城保护区不再仅是丹顶鹤越冬地,也成为最先进的孵化、养育、科研基地之一。年,徐秀娟23岁,这是她生命停留的年纪,也是多灾多难的一年。保护区内的丹顶鹤、白枕鹤等珍稀物种,多只相继触网死亡。从内蒙引进的两只天鹅黎明和牧仁又生病,奄奄一息,一切都让徐秀娟心力交瘁。年9月15日,天鹅黎明走失,保护区工作人员四处寻找,不见踪迹。徐秀娟拖着劳累之躯,在沼泽地找了一天,第二天又连续工作到下午5点。当听到天鹅的叫声时,工作人员兴奋不已,寻声搜寻,徐秀娟跟在后面,留下了生命最后4个字:“我不行了!”。人们不知道,这简单4个字,对于一个要强的人,喊出口意味着什么。当天鹅黎明找到后,大家却发现徐秀娟不见了。夜深人静后,芦荡沼泽地里,四处都是“娟子、娟子”的喊叫声,可惜徐秀娟再也听不到了,她因极度疲惫而溺亡,年仅23岁。年9月23日,养鹤姑娘徐秀娟追悼会上,自发而来的0多名小镇居民,为这个远道而来的姑娘送行。那天,人们发现,丹顶鹤比平时多了一些;那天,还有难得一见的日全食。徐秀娟是我国第一位训鹤姑娘,也是第一位被追授的因公殉职的烈士。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有人认为是大富大贵,不枉世间走一遭,有人宁愿平淡一生只求安心,也有人至死不甘。对23岁的徐秀娟来说,给国家养好鹤,避免它们死亡,就是最大的意义,仅此而已。年,徐秀娟殉职10年后,26岁的弟弟徐建峰从部队退伍,投身扎龙保护区接班,立志完成姐姐未竟的事业。年4月19日凌晨,徐秀娟牺牲27年后。为救护正在繁育的鹤雏和鹤卵,徐建峰只身前往丹顶鹤巢区,途中遭遇意外,因公殉职,年仅43岁。同年,徐建峰女儿徐卓转学到姑姑就读的东北林业大学,学习野生动物保护,正式踏上徐家第三代养鹤人之路。看似平凡的岗位也会有牺牲,孤单、艰辛的养鹤路上,徐家人还在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708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