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种类 >> 中国也有七声音阶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
01靡靡之音的发现
因为我的家离河南博物院不远,所以有机会常常到河南博物院参观,每次来到河南博物院,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出土于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骨笛。河南博物院上世纪80年代,贾湖骨笛在舞阳县被发现,考古队员发现了近27支大小不一的骨笛,这些骨笛中影响最大的是一支7孔骨笛。当时还邀请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萧兴华等人,对M:20号骨笛做了音序测试。令在场的人无比震撼的是:萧兴华用斜吹的方法,吹奏了河北民歌《小白菜》,音高准确,音色坚实而嘹亮。一曲动人的旋律,似从年前穿越时空,飞扬而至。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管乐器!贾湖骨笛的考古挖掘现场如何给这种乐器命名呢?主持测音工作的黄翔鹏认为,用最自然、最简单的命名,称“笛”就行,没必要用先秦古籍中的“琯”命名。于是,“贾湖骨笛”之名就诞生了。制作骨笛的骨骼来自于哪种动物?要鉴定动物长骨的属性,只要看看长骨两端的骨关节就可以,但是骨笛的两端在制作时都被锯掉了。经鉴定才知道,贾湖骨笛的材质主要是丹顶鹤尺骨,即鸟类翅膀前臂的部分。至今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有用鸟类尺骨作笛子的传统。丹顶鹤或许是因为贾湖遗址栖息着大量丹顶鹤,而且丹顶鹤的骨骼外坚中空,是贾湖先民制作骨笛的绝佳材质。巧合的是,古人很早说过“鹤骨为笛,其声清越”这话,元代还有一首诗叫《鹤骨笛》,里面就有一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后世人们对鹤的赞誉,与贾湖先民的骨笛悄然暗合,令人不禁对年前的笛声平生幻想。新石器时代的骨器02华夏音乐文明的七声之源
贾湖骨笛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年代最早、保存最完整、出土数目最多的乐器实物,更关键的是,直到现在仍然能用来演奏。贾湖骨笛对中国音乐史、古代音乐文明,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不太了解音乐的人可能不大明白,贾湖骨笛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我们可以把它的意义归结为五、六、七三个数字上。这几个数字并不是指骨笛的开孔数量,而是指它们能够吹奏出的音阶,有五声音阶、六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五声是指“宫、商、角、徵、羽”,这是构成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正如我们学习音乐时,入门课上首先要学的便是“1、2、3、4、5、6、7”(do、re、mi、fa、sol、la、si)等基础音符。宫商角徵羽对应了“1、2、3、5、6”。五声后来又发展出变徵、变宫两音,合为七声。中国音乐史的发展脉络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还在争论,先秦时期中国到底有没有七声音阶。贾湖骨笛的出土和演奏,向世人毋庸置疑地宣告,早在八九千年之前的中国,就已在使用七声音阶了。《汉书》说:“协音律,作诗乐。”音与律常常合称,有时还用“律”代指音乐。其实,律的意思是规章,是标准,它规定了乐音的音高、使用尺度和产生方法。当贾湖先民在骨管上刻痕钻点,比照这些标准开孔制笛时,“律”的概念便随之刻写在中国的音乐文明史上了。多支贾湖骨笛被发现03巫,沟通神人
有意思的是,为什么贾湖会诞生这么先进的音乐文化呢?又是为什么贾湖先民这么热爱音乐?贾湖骨笛的传奇色彩,让人不由得浮想联翩。在80年代的六次发掘中,出土了骨笛27支,墓葬共有座,每座墓葬出土骨笛的平均比例不到1/10。如果再考虑到有的墓葬中出土不只一支骨笛,这个比例恐怕更是悬殊。显然,在贾湖先民族群中,只有极少数的人才有资格成为骨笛的主人。他们是什么人呢?中国古代人与神的沟通有的骨笛表面刻绘着精细的几何图案,在生产力落后的石器时代,这种装饰是很奢侈的,看来拥有骨笛的人,地位一定很特别。制作骨笛需要一定的数学计算能力,吹奏骨笛的演奏技法也不可或缺。在出土骨笛的墓葬中,还有龟甲、叉形骨器等陪葬品。种种迹象,都将骨笛主人指向一个特殊身份——巫师。龟甲非常引人注目,里面大多装有数量不等的石子。这应该是一种响器。在今天北美印第安人的一些部落中,每每举行宗教仪式时,人们就把小石子装在龟壳里,然后绑在腿上跳舞,或是拿在手上摇动。当然,也有可能,龟壳里装石子是殷商文化龟卜观念的渊源。装石子的龟壳在贾湖文化时期,真正的宗教还没有产生,巫术作为一种特殊的信仰,会先宗教一步诞生。巫师也应运而生。在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仪式活动中,骨笛绝不是单纯的乐器,更是巫师借音乐沟通神人的媒介。音乐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新石器时代的先民用动物的骨骼,制成各式各样的乐器,比如河姆渡遗址、跨湖桥遗址的骨哨,红山文化的骨笛,等等。但它们很少有达到贾湖骨笛那样吹奏七声音阶的高度,骨哨比较简单,只能吹奏二声。贾湖先民04文史君说
贾湖文化真是神奇,有高度的原始宗教,最早的乐器骨笛,最古老的酒,最早的炭化稻米……然而,它在繁衍发展年后,却在距今年前进入低谷。后来这片地区代之而起的大河村文化,与贾湖文化的差异性大于共同性;而淮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汉中地区的仰韶文化等遗存,却受贾湖文化颇深,或许是贾湖文化向东、西迁徙,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的产物吧。可是,贾湖人为什么迁徙?答案还在风中。05参考文献
中华遗产编辑部:《贾湖骨笛》,《中华遗产》年第10期。马东明:《贾湖骨笛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音乐研究》年第4期。(作者:浩然文史·禹贡行者)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