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种类 >> 读览扎龙鹤舞人文丹顶知秋
[导读]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鹤类等大型水禽为主的珍稀水禽分布区,是世界上最大的丹顶鹤繁殖地。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松嫩平原乌裕尔河下游湖沼苇草地带。回到家乡,以最接近#丹顶鹤#的方式,傍晚时分偷闲观鹤,读览扎龙鹤舞人文。
家乡是一本书,厚重成了有声读物,无数的变迁融入丰盈的故事常听常新。年的扎龙于秋意中略显冷清,特别适合低调的归乡人流连其中。虽然只是偶读它的一页,但总有清清浅浅的痕迹深入骨髓,让北方单调的音符多了些波澜,在记忆中烙印下浓浓的秋意。
野史正记总是赋予一城一地一种概念或者种种传说,无论龙是从天上扎下来的,还是古往今来满语引申的官威衔语,又或是蒙古语的意境,人们总是按照龙的样子扎了起来,让扎龙个最直截了当的形象入木三分。在寒冷的齐齐哈尔,多了这样一处水禽与鸟儿的乐园,是自然的厚爱。
陆、水交汇浅层积水,形成面积狭义的湿地,在冻土之上季候风中,海洋、季风、土壤共同作用,让丹顶鹤及其相关种群有了亚洲最大的繁殖栖息之地,也成了我们为环保及生物多样化贡献力量的证明。秋天的湿地有些萧索,有些空旷,金色的阳光拉长了观鹤台与放鹤地的距离。
不同于南方的花草系列,北方的秋景里处处都是丰收的颜色,形象的技艺在草编艺术中让南来北往的人感受到了生态农业观光游的环保之处。简单的布景让视野中充满活力,让人们在枯黄的芦苇荡前看到了一丝灵动,仿佛看到了勤劳的民族迁徙中的历史与现代的接轨。
有些景象无数次地出现在纪实片的片头,或者成为电影中经典的镜头,温暖阳光下湿地中的芦苇草站立成了士兵,让人回忆起了风声鹤吠的年代。现如今他们已不再是恶性杂草,放对了位置的原生态草编原料越来越受到技艺者的青睐,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写实在傍晚的背景中放大。
途经放鹤地路遇被宠养半驯化的丹顶鹤,悠闲的脚步踏出了岁月的磨砾,如同隐者的领地被撞入,被打扰了恋爱的节奏凭生烦恼,让人似乎看到了他只想安静地走开的情态他。失去自由换来的一世相守,让丹顶鹤对另一半有着绝对的忠诚,在被惊扰的思念中他选择踽踽独行。
愉悦了往来参观者的视界,有些被豢养的被定格的画面让人心复杂,越来越多值得欣赏的美都以牺牲自由来获得,即让人心生感慨也更让人心有不忍。如被绑缚了心灵的人,再也不能飞向更高远的地方,徘徊在秋天的傍晚,荒废了生命最珍贵的时光,像极了为诱惑所累的人。
黄昏的光线拉长了欲望的影子,各取所需地丹顶鹤与人从彼此寻找心灵的慰藉,放下高傲自尊的丹顶鹤慢慢熟悉了欣赏的目光,屈从与自然之外的秩序,坦然自若地混迹在游人的镜头下,即使放鹤人呼唤也不再受到丝毫的影响,逍遥在岁月中一定也是付出过相当的代价。
抢食中的丹顶鹤失了优雅,绝无求偶时仙姿飘飘,高贵骄傲。让人倍感放鹤人的“残忍”,众生平等是不存在的幻想世界,只要有需求就有被奴役的可能,而我们只能自私地选择视而不见,用麻木的灵魂欣赏着生存的表象。丹顶知秋,为了收获任何生灵都有不同程度的付出。
即使不为了爱情,也有在求偶之外的丹顶鹤之舞,那是生命适应过程中的自然选择。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不同的心境,都能体会扎龙自然保护区内不同的美景。雪色的浑然天成与水中的舞蹈都是难得一见的情致,而薄冰上的轻踮脚掌,那种芭蕾一般的艳姿更是将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遗憾所看见的飞翔并非那么心甘情愿,但依然感慨展翅的美。虽未见双鹤齐飞,或者鹤荫而鸣的情景,但总可见求偶的双飞鹤,以及独行的仙客鹤。远处的长枪大炮式的摄影机在那里伫立了很久,为的就是从几千张的光影中择选出最灵动的可以惊艳世人的绝唱,景与人遇也是需要时机,需要静待。
无论怎样,总是为了挽留湿地的荣耀,为了让有着仙鹤之称的丹顶鹤能延续生存让生命盛放。丹顶知秋,或许它们曾经是真正的仙鹤,即使在笼中也是为了生命的传承,一切皆有灵,只愿被岁月温柔以待,果若真有灵魂或者下一世,那鹤上的丹顶也许就是前世的暗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