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种类 >> 泰客厅云锦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郭俊
为了发掘中华古老技艺的深邃魅力,泰禾金尊府开启非遗艺术月,邀请云锦、金箔等各个艺术领域的手艺人,倾听他们背后的匠心历程。本期我们对话了国家级非遗项目云锦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郭俊老师,带你一同走进云锦艺术的世界。
巧若天工的瑰丽艺术
南京云锦,有“寸锦寸金”之称,距今已有一千六百年历史。它集历代织绵工艺艺术之大成,列中国三大名锦之首,元、明、清三朝均为皇家御用。
提到云锦,很多人以为只是一种技法。其实云锦分织金、库锦、库缎、妆花四大类,其中“妆花”是云锦织物中色彩最华美、配色最丰富的织物。
◎云锦(来自网络)南京手艺人圈里流传一句话,“跑马看妆花”。骑在奔驰的马背上看妆花织物,只能是一瞬间的工夫,想要立即得到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和美的感受,凭借的便是色彩的冲击。时代发展到今天,“妆花”这种独特的织造技艺,仍无法用现代化机器替代。
一方面是原材料娇嫩,“妆花”使用的是孔雀羽线和扁金线,前者是鸟的羽毛,后者是牛皮纸与金箔捻成的线,对于力度的控制要求很高。另外一方面在于独特的织造工艺——逐花异色(也叫通经断纬)。
◎云锦(来自网络)
织造时,纵向的经线为底色,横向的纬丝根据图案花纹跟经丝交织,不贯通全幅。云锦的花纹就是通过不同颜色的丝线梭子往返交织而成,所以在背面可以看到很多“断开”的线头。
正是如此复杂的工艺,一件云锦妆花织物,花纹配色可多达十几色乃至二三十种颜色,不仅能达到色彩的浓淡、层次和节奏,且处理得繁而不乱、和谐统一。
双手织出的璨烂星华
手中织出云霞万里,却留下额上丝丝银发。郭俊老师给人的第一印象,留着典型的“艺术家发型”,满头白发飘逸,看起来亲切健朗。
郭俊老师作为南京云锦项目的国家级传承人,曾在年意大利米兰的世博会,现场演绎云锦艺术。他说:“南京云锦是人类文化艺术在丝织技艺上一支奇葩,是千百年来东西文化交流的硕果,南京云锦正在以她崭新的姿态,全新的方式向世界展示她的全新活力。”
◎郭俊老师(来自网络)此外,郭俊老师还为国庆六十华诞设计制作了巨幅云锦——《万寿中华》。耗时20个月,用百十种色泽艳丽的金丝线以及孔雀羽、鸵鸟毛等材料。画面中碧海蓝天,彩霞生辉,象征中华各族儿女的56只丹顶鹤当空起舞,象征民族振兴崛起的龙船,驶向美好的未来。
◎郭俊《万寿中华》,人民大会堂藏如今,郭俊老师致力于将这种传统的艺术与当代的年轻人发生关系,创造机会和平台让他们接触与感受这份独特的文化,在模仿、复制的基础上,赋予云锦艺术的时代性,让非遗技艺和衍生的文创产品不断符合人们日益变化的审美意识、生活需求。
泰客厅
访谈实录
1、6月13日是“文化和遗产”日,您作为云锦国家级的代表性传承人,一开始是怎么跟云锦结缘的?
年,恰逢工艺美术的发展时期,我应招进入云锦研究所,整整学习了20余年,培养云锦基础。在本身的绘画基础之上,跟随老手艺人、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开阔眼界,最终继承了这门艺术。
2、在学习云锦艺术的过程中,有没有让您比较印象深刻的时候,对云锦事业有更深的感悟?
国家对云锦的继承、研究、发展是特别重视的,北京明十三陵出土了一大批丝织品时,因为遇见空气会氧化,于是我们有幸接收到这批文物的复制工作,对文化的传承保护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3、云锦织就的过程中,它的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南京云锦有“寸锦寸金”之称,您对云锦织造技艺有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理解?
云锦的工艺很复杂,每一道工艺都有行家里手,非专业人才不可胜任。中国是丝绸大国,直到现在,云锦仍然不能被机器所取代,云锦的材料、技艺、人的创造力都很珍贵,而且云锦是随着岁月印记越来越具备珍藏价值。
4、您曾经说过“云锦不仅是一匹布,是一种文化”,未来,在云锦的传承上会有怎样的演变或者创新?
云锦的产生源于龙袍,云锦如何更加高端化是我为之努力的方向,比如将云锦做成壁画类型的艺术品,装饰于豪华的场所等,此前,我们的作品也被收藏于人民大会堂,入选为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