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省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在

发布时间:2022/11/5 20:39:19   
北京酒渣鼻哪家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jdsb/210310/8733703.html

5月22日,山东省“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纪念活动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功举办。期间,省生态环境厅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定位观测研究站正式揭牌成立。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中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全球九条候鸟迁徙路线中两条经过这里,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

去年7月15日,随着9个生态补水孔陆续关闭,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补水工作圆满结束,累计补水1.32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并首次实现了人工控制漫滩补水。生态补水,对于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物种多样性意义重大。

根据自然资源部北海局近10年的调查监测,自然保护区内浮游动物种类由年的13种增长到年的24种,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稳定、生物量年以后逐步增高,黄河口海域鱼虾类生物近5年来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年5月鱼卵和仔鱼密度明显增加。区内植物种类由年的种增加到现在的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种,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之一;昆虫调查鉴定种,其中99种为山东省新记录。

随着生态的持续改善,自然保护区内鸟类也由年10月建区时的种增加到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4种,二级保护鸟类64种;38种鸟类种群数量超过全球1%。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繁殖的最南界。

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东营也荣膺了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多年来,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植被和湿地等自然生态条件总体在不断改善,根据“国土三调”成果和近几年遥感影像变化情况分析,年—年,自然保护区北部区域植被分布面积占比增加0.46%,湿地面积占比增加14.96%,湿地功能进一步增强;南部区域植被分布面积占比减少6.14%,湿地占比增加10.96%,建设用地占比减少0.74%,南部区域植被和湿地覆盖面积占比总体增加。

如今,东营市正在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通过实施陆海统筹规划、一体保护、系统治理,将黄河口国家公园打造成国家公园建设的示范和标杆。全市还将继续系统推进湿地修复,通过实施总投资10.8亿元的8个湿地修复项目,构建“河—陆—滩—海”连通体系,并持续做好生态补水,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李明报道)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2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