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5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崔雅伦东营报道近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随“黄河入海”行进式采访团来到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访。“湿地泛舟观天堂飞羽落平湖,碧波荡漾赏鹳鹤共舞入仙境。”走进保护区,看着眼前“舟游白鹳湖”牌匾上的诗词,立马有了观赏的心境。“由于该区多年泥沙淤积,导致水面面积减小,植被和生境单一,湿地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为改善珍稀濒危鸟类栖息环境,修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提升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自然保护区管委会于年-年实施了山东黄河三角洲国际重要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科研中心工程师赵亚杰说。赵亚杰介绍说,为了保护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鸟类,自年以来,当地采取了以打通湿地与黄河水系大循环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补水,通过修筑引水渠、引水闸、连通闸、泄水闸等措施恢复了黄河与两侧湿地的水系大循环和地表径流,保证了淡水的正常交流,土壤总氮、总磷去除率基本保持在40%以上,土壤含水量均有明显提高,土壤总盐量分别比湿地恢复前降低,水质保持三类水平,为鸟类栖息、觅食提供优越的环境条件。不仅如此,该保护区运用边缘效应理论,实施生物多样性工程,先后进行了鸟类栖息岛建设、东方白鹳栖息地保护改善工程、生态廊道建设等一系列试验,为鸟类营造多样栖息地。以东方白鹳为旗舰种的鸟类种类、数量均大幅度增加,东方白鹳累计成功繁殖雏鸟只;以大型底栖动物为旗舰种类的水下生物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实验区内大型底栖动物从无到有开始拓殖已达23种。该保护区还率先开展了以互花米草治理、盐地碱蓬和海草床恢复为主要内容的潮间带湿地恢复研究,已总结出刈割和淹水综合治理互花米草和微地形改造进行盐地碱蓬生态修复的有效措施,并在对海草床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准备实施海草床恢复试验,初步形成了潮间带湿地生态恢复模式,为黑嘴鸥、丹顶鹤等滨海湿地水鸟提供高质量的觅食地,年黑嘴鸥繁殖巢达巢,丹顶鹤越冬种群达只,成为丹顶鹤越冬最南界,荣膺“中国黑嘴鸥之乡”荣誉称号。通过项目建设有效修复了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提高了湿地生物多样性,为鸟类栖息和鱼类繁殖创造了优良的生态环境。白鹳湖湿地有19个鸟类栖息岛,东方白鹳、丹顶鹤、亚洲卷羽鹈鹕、蓑羽鹤等20多种珍稀鸟类在此繁殖、觅食、嬉戏,成为名副其实的“百鸟乐园”。东方白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