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守护黄河入海口生物多样性东营一直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3/2/15 17:23:0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孙川

这里的鸟类由年的种增加到种;植物种类由年的种增加到现在的种;昆虫调查鉴定种,其中99种为山东省新记录……同时,这里是我国暖温带湿地生态系统中最完整、最广阔、最年轻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全球九条候鸟迁徙路线中两条经过这里,这里被誉为鸟类的“国际机场”……这里是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5月22日,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5.22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宣传活动将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举办。作为黄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荣膺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的东营市高度重视湿地生态保护,这些年,自然保护区的鸟类是怎么实现翻倍的?东营的湿地生态又经历了怎样的修复历程?接下来自然保护区还将开展哪些工作?

38种鸟类种群数量

超过全球总量的1%

到黄河口看鸟是很多鸟类爱好者、摄影爱好者每年都要进行多次的“保留节目”,作为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越来越多的鸟类等野生动物在这里安了家。目前,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动物种、各种植物种。

生态好不好,鸟儿说了算。据统计,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自然保护区)内鸟类由年10月建区时的种增加到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4种,二级保护鸟类64种;38种鸟类种群数量超过全球1%。成为东方白鹳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鸥全球第二大繁殖地、白鹤全球第二大越冬地、我国丹顶鹤繁殖的最南界。

除了越来越多的鸟儿在这里安家,保护区内湿地生物也在稳定增长中,根据自然资源部北海局近10年的调查监测,保护区内浮游动物种类由年的13种增长到年的24种,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稳定、生物量年以后逐步增高,黄河口海域鱼虾类生物近5年来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年5月鱼卵和仔鱼密度明显增加。

据统计,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种类由年的种增加到现在的种,其中野生种子植物种,是中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之一;昆虫调查鉴定种,其中99种为山东省新记录。

多年来,自然保护区内自然植被和湿地等自然生态条件总体也在不断改善,根据“国土三调”成果和近几年遥感影像变化情况分析,年—年,自然保护区北部区域植被分布面积占比增加0.46%,湿地面积占比增加14.96%,湿地功能进一步增强;南部区域植被分布面积占比减少6.14%,湿地占比增加10.96%,建设用地占比减少0.74%,南部区域植被和湿地覆盖面积占比总体增加。

在近海海洋生物多样性方面,根据近6年的调查发现,东营市近海海洋生物约种,据分析,近6年来东营市近海海洋游泳动物多样性指数逐渐增加,鱼卵仔稚鱼多样性变化平稳,群落处于稳定状态;大型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状况良好,大型浮游动物、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均较高且群落稳定。由此可以看出,东营市近海海洋生物资源得到了较好地恢复。

以自然修复方式修复湿地

全社会树立生态保护理念

近年来,自然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不断增加,与东营市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保护密不可分。近年来,东营市先后颁布实施了《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等法规,为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通过行政权力移交和签订执法委托协议方式,赋予自然保护区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同时公安、海警等部门在自然保护区开展海上联合执法,强化了自然保护区执法能力,提高了依法管理水平。

在生态保护过程中,东营市重视科技的支撑作用,加强与中国科学院等30余家国家级科研机构的合作,联合开展互花米草防治,开展盐地碱蓬、海草床和牡蛎礁恢复等科研攻关,形成了20余项可复制、可推广的科研成果,为生态保护修复提供了技术方案。

在湿地修复方面,东营市坚持以自然修复为主,自然保护区内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7.25万亩,逐步恢复了湿地生境;同时,坚持以生态的方式治理生态,近年来先后实施总投资6.14亿元的10个湿地修复项目,探索形成了以水系连通为主的河流沼泽湿地修复、以疏通潮沟营造植被生长条件为主的近海与海岸类湿地修复、以阻断营养输送根除互花米草为主的潮间带湿地修复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模式”,构建起水系连通体系,促进了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抓住黄河大规模过水的机遇,科学组织生态补水,并首次实现漫滩式补水,保持了湿地良好生境。

近年来,东营市大力建设“黄河口湿地博物馆”“黄河三角洲鸟类博物馆”“湿地学校”等生态道德教育场所,编写了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教材,建立了生态道德教育讲师团,开设了“笔记大自然”等深受学生和家长喜爱的教学科目。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未成年人生态道德教育活动,把生态道德教育融入日常教学、学生业余活动。通过“湿地学校”建设和生态道德教育,引导影响带动东营全社会树立起“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理念。

系统治理、整体保护

突出核心物种保护

接下来,东营市将继续高标准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确保6月前完成黄河口国家公园各项前期工作,力争纳入首批国家公园批复设立。突出黄河口的国家代表性、生态重要性,通过实施陆海统筹规划、一体保护、系统治理,将黄河口国家公园打造成国家公园建设的示范和标杆。

在生态保护方面,东营市将继续统筹好黄河、海洋、旅游发展、资源利用等关系,突出核心物种保护,打造中国东方白鹳和黑嘴鸥保护示范基地、中国鹤类之乡、全国最大的河口优质贝类原种场;通过深化与生态环境部中国环科院、南京环科所的合作,对自然保护区水、气、土、生物进行系统监测;同时,东营市还将有序推进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工作,确保年申遗成功。

下一步,东营市将继续系统推进湿地修复,通过实施总投资10.8亿元的8个湿地修复项目,构建“河—陆—滩—海”连通体系,促进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持续做好生态补水,保持良好湿地生境;大力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自然保护区内承包到期土地,全部用于湿地恢复和鸟类补食区建设。

除此之外,东营市还将坚持在保护的前提下,科学利用“河海交汇、新生湿地、野生鸟类”三大世界级生态旅游资源,突出核心吸引物打造,优化河上线、打通海上线,提供安全、规范和高质量的服务,实现常态化观览“河海交汇”;推出一批游憩、体验项目,打造黄河三角洲生态文明干部学院现场教学基地、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基地,擦亮东营“国际湿地城市”“黄河口国家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国际重要湿地”四块生态金字招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34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