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华每日电讯
在位于中国辽河入海口附近的辽宁鹤类种源繁育基地,余亩芦苇荡绿浪翻涌。烈日下,50岁的赵仕伟拨开伸到路边的苇叶,沿着褐色的木栈道,察看高大鹤舍里出生不久的小丹顶鹤长势。
开阔的芦苇荡里,曲折的木栈道通向远方,老赵向着苇塘深处独行。他说:“这条路走了近30年,有鹤相伴,不孤单。”
村里来了“养鹤”的大学生
年,21岁的赵仕伟从沈阳农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盘锦赵圈河野生动物保护站工作。
彼时的保护站地处荒郊野外,只有几间土坯房,不通水电,一条土路通往附近的村庄。
村民们听说当地来了一个大学生,很新奇。这个大学生白天忙着救护受伤的野鸟,在湿地周边巡护防止盗猎,晚上则点起蜡烛读书。
一天,他在巡护途中发现一只丹顶鹤走路一瘸一拐,立即进行检查。原来,鹤的脚掌上扎了一根苇农收割芦苇时留下的根茎。
赵仕伟给鹤敷上消炎药,包扎好。几天后,丹顶鹤康复了,和赵仕伟形影不离。“丹顶鹤很聪明,你对它好,它能感受到。”
丹顶鹤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盘锦的滨海湿地则是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徙通道中的重要停歇地、越冬地和繁殖地。由于生态环境破坏,途经辽河口迁徙的丹顶鹤种群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对丹顶鹤进行人工繁育,成为赵仕伟工作中的重要部分。
年,经人工授精,保护站成功孵化了3只小丹顶鹤。赵仕伟第一次经历鹤卵孵化成鹤雏的整个过程,非常兴奋,感觉找到了工作的方向。
繁育工作并不简单。年,一只小丹顶鹤未能成功孵化。年,他们人工孵化出一只小丹顶鹤,但很快死亡了。
面对失败,赵仕伟也曾对自己产生怀疑。“是技术问题吗?我是不是不适合做这项工作?”站长看出他情绪波动,鼓励他说,丹顶鹤人工繁育是开创性工作,需要不断探索。
看着这些美丽的丹顶鹤,赵仕伟决定再试一次。
他和同事们对孵化器、保温箱、温控计、电压等进行排查,查阅了大量资料,咨询省城的专家,“连附近养鸡场的孵化技术员都请教了”,并对孵化器进行改良。
这一年起,赵仕伟的人工繁育丹顶鹤工作不断取得成功,一个个毛茸茸的小生命破壳而出。
“大夫、保育员、班主任、校长”
每年4月到10月是人工繁育丹顶鹤的关键时期。新婚不久的赵仕伟独自回到孵化室,全身心投入工作。同事于心不忍,帮他把家里的被褥和电视机搬来。孵化室成了婚房,妻子陪着他吃住在这里,一直到孵化期结束。
如今,近30年的时间过去了,赵仕伟和同事们共救助、繁育、放飞丹顶鹤多只。
当年的小赵,变成了身材瘦削、肤色黝黑、脸上爬满皱纹的老赵。他也从原来的保护站搬到了同样位于芦苇湿地深处的辽宁鹤类种源繁育基地,专门从事鹤类繁育工作。
今年,丹顶鹤繁育创下新高,通过“人工+自然繁育”相结合的方式,共繁育雏鹤83只。
赵仕伟手机里设置了12个闹钟时间,从0点开始,每隔两小时响铃一次。因为在孵化阶段,每隔分钟就需要人工翻蛋、通风、测温、晾蛋等作业。
近30年里,赵仕伟带出了很多徒弟,但孵化这一关,他始终亲力亲为。“这个环节是最要紧的一环,不能有一丁点纰漏。”他说。
雏鹤孵化成功后,接下来的喂养照顾同样繁琐。不同日龄的雏鹤,喂养的饮食、次数有不同要求:1-20日龄的雏鹤,一日五餐;21-30日龄的,一日四餐;30日龄以上的,一日三餐。此外,每天还要带它们活动、训练、洗澡……
“孵化期间,我是妇产科大夫;它们出生了,我是保育员;等到能在鹤舍里活动了,我就是班主任;它们再长大些,分成不同的班级,我就是校长了。”赵仕伟说。
养鹤的终点是离别
有人问赵仕伟,养了这么多年鹤,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他回答:我最大的心愿是鹤舍里不再有鹤,最好在我退休前,种鹤繁育基地“解散”了。
鹤舍里不再有鹤,意味着丹顶鹤最终回归大自然,自由翱翔在天际。种鹤繁育基地“解散”,意味着丹顶鹤已经不再是濒危物种,能靠种群自身的繁育能力自然繁殖。
除了育雏,赵仕伟和同事们还要对丹顶鹤进行野化训练。
在赵仕伟看来,野化训练能让丹顶鹤掌握三种回归自然的必要能力:自我防御能力、野外觅食能力、远距离飞翔能力。
“这项工作的终点是人与鹤的分离。一开始养鹤的时候,它们和我很亲昵,我很高兴。后来我觉得不应该这样,要让丹顶鹤和人有一定的距离感,否则,它就不想回归自然了。”赵仕伟感慨地说。
丹顶鹤回归自然,重要前提是生态环境改善。经过十年生态修复,如今,盘锦当地特有的红色碱蓬草重新大面积出现在近海滩涂。这里成为丹顶鹤们自由栖息、觅食的家园。
天高云淡,一阵鹤鸣声响彻云霄。又到了喂食的时间。葱茏的绿意中,赵仕伟拎起一桶小鱼,再次向苇海深处走去。
(记者孙仁斌)新华社沈阳9月21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