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世界级生态岛基本框架形成,人来鸟不惊

发布时间:2025/3/24 12:16:1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http://www.daqinvip.com/m/
「本文来源:文汇报」海天相连,滩涂若隐若现,脖颈细长的疣鼻天鹅安静栖息在湖泊中——这是它们13年来首次出现在崇明岛。飞鸟游鱼接踵而至,吸引它们的正是不断“变绿”的生态环境。作为上海最为珍贵、不可替代、面向未来的生态战略空间,崇明区已基本达成“年形成世界级生态岛基本框架”这一目标。今天举行的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上听取并审议关于检查本市贯彻实施《关于促进和保障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决定》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生态岛建设纲要确定的27项指标中26项达到了年目标;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五大类25项指标中,12项进展超预期、13项进展符合预期。三年多来,生态岛建设持续加码,不仅进阶为“城市绿肺”,更成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构建的“关键节点”。未来,上海还将在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加强法规研究,持续回应立法新需求。全球迁徙重要“驿站”,向“世界级自然保护区”迈进秋冬时节,丹顶鹤群从东北起飞,一路向南。沿途的大片湿地,是它们的“补给站”,而所在地就是崇明生态岛。报告透露了“补给站”的奥秘——泥沙淤积成的.55万平方公里高质量“营养地”。东滩保护区科技信息科工程师冯雪松介绍,22万只次水鸟今年在此栖息。截至目前,崇明生态岛占全球种群数量1%以上水鸟物种数增至11种。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幅生态美景正在这里上演。在不少专家看来,在丰富物种的同时,这里更培育出完整的生态系统。浮游植物、鸟类猛禽……各类生物都能寻到生存之道。不久的将来,这里还将申报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世界自然遗产和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此外,还将以东滩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加强国家公园规划研究并形成申报方案,推动世界级自然保护区建设。华东师范大学河口与海岸教授李道季认为,这样能对遗产地更有效保护和可持续管理,在保证栖息地价值的同时,提升遗产地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此外,还能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作别“白天冷展,晚上空城”,打造“自循环生态圈”长江隧桥,将曾经入海口的“孤岛”与城市相连。但在审议中,不少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却也指出了它的另一面——对生态系统可能存在的污染破坏。“周末经济”的兴起,让长江隧桥成了地图导航上一段段红色拥堵线。更令人担心的是庞大车辆带来的环境污染。“尾气排放会影响水源吗”“嘈杂噪音会否惊扰鸟群?”……诸如此类的疑问,让生态效益与经济发展的平衡成了生态岛建设中势必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实践中,生态岛建设始终坚持“绿色优先”。三年多来,水、林、土、气、滩各类指标全面稳步提升。水源地水质达标稳定达到%、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农田土壤质量处于清洁水平、PM2.5、PM10浓度等指标控制效果为全市最佳。生态之美只是其一。在李道季看来,生态岛建设的最终目标是打造“自循环生态圈”。生态岛建设所追求的发展,是一种更高层级、高能级的发展。它不仅体现在种树、开河等生态层面,更要在产业转型、生活品质等方面实现全方位跃升,这才是“世界级生态岛”的应有之义。在不少人的刻板印象中,生态岛似乎总难以避免这样一个现象——“白天冷展、晚上空城”。审议中,有委员这样注解,“游客行人来来往往,但停留时间却不长,也就无法集聚人气”。今年举行的花博会是一种有益尝试。它以鲜花产业为切入点,瞄准的则是美丽经济、健康经济和体验经济等新业态,由此丰实城市治理,带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一减一增”间,做活激发造血新机制不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90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