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是国画的巅峰,时至今日依旧无法超越,宋画的发展与昌盛,与皇帝宋徽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皇帝喜欢画画的大背景下,宋代的国画发展超越了任何一代王朝,成为古代文化史上的传奇所在。宋徽宗作为皇帝是不合格的,但是作为画家,他的画堪称大师级别,甚至有些画超越知名画家,成为传世名画,其中《瑞鹤图》就是代表作品之一。宋徽宗传世名画《瑞鹤图》宋徽宗的《瑞鹤图》在宋画中虽不是极品,但影响很大,一是这是皇帝宋徽宗所画,二是这幅画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而争议的来源就是画中的瑞鹤。可能很多人不解,瑞鹤图当然画的是鹤,这能有什么争议的,但是,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朝代,皇帝画出这样一幅画,自然会有很多文人墨客解读,最后都觉得宋徽宗虽然在作画,但是也在侧面暗示自己对国家的担忧。《瑞鹤图》中站立的鹤《瑞鹤图》中站立的鹤《瑞鹤图》中飞翔的鹤《瑞鹤图》作于年,时宋徽宗30岁,其在位的12年间天下并不太平,天灾人祸接踵而至,几年里,河东连续地震、京畿蝗灾、南方水灾……这位道君皇帝处心积虑地寻找奇花异石和各种祥瑞之物,寻求国家祥瑞所在,想以此稳定朝廷,安抚民心。6年后的正月十六,或是他亲眼目睹,或是有人来报,宋宫的正始之门端门上空出现了群鹤盘旋,预示着国运临门、国运长久,徽宗从“仙禽告瑞”中得知国运“千岁”的吉兆,于是,他精心赶绘此图。《瑞鹤图》中让有争议的白鹤《瑞鹤图》之所以争议很大,最大的问题不在徽宗的画技,而是在画中的白鹤身上,喜欢画画的人都知道,在起笔构图时,会按照最美的构图方式安排画面,以达到对对美的极致要求,作为一代国画大师的徽宗对此肯定是非常清楚的,但画面中白鹤却异常的多,导致画面缺乏美感,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多了好还是少了好,这个问题放在国画中,其实是很好回答的,能让人看得舒服的,就是好的,但是为什么画中会出现那么多的白鹤,是徽宗真的看到了,还是艺术上的再创作,无人知晓。但是这幅画中的白鹤却是非常多,多了就让人觉得压抑,我们会在电影节目中,看到有很多乌鸦在房屋上盘旋,这是事发的前奏,但这里的白鹤鹤乌鸦虽没有关系,但构图却异曲同工,于是很多人翻阅史料,发现徽宗在画这幅画时,他的帝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故,虽然他像改变,但是又无能无力,在画白鹤时,由于心中思绪万千,不能专心作画,才画出了这么多的白鹤,从构图在结合文献记载,才发现徽宗无能无力的悲哀。《瑞鹤图》中有争议的白鹤局年,金兵攻陷都城汴梁。宋朝军民纷纷起来抗击金兵,金人自知无力吞下这个腐朽然而却十分庞大的帝国,遂尽掠九十二府库余年所积藏的金银财宝、书画珍玩等,连同徽、钦二帝及皇族、臣僚三千余人席卷北去,《瑞鹤图》遂散落民间,不知去向。此画标名“御制御画并书”:政和壬辰上元日之次夕,忽有祥云拂郁低映端门。众皆仰而视之,倏有群鹤飞鸣于空中,仍有二鹤对止于鸱尾之端,颇甚闲适,余皆翱翔如应奏节。往来都民无不稽首瞻望,叹异久之,经时不散,迤丽归飞西北隅,散。感兹祥瑞,故作诗以记其事。清晓觚棱抚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幢幢庶俗知。宋徽宗《瑞鹤图》时至今日,我们无法得知徽宗在何种心态下作出此画,但通过史料文献,我们肯定徽宗的画技,但也惋惜那个朝代。很多网友觉得徽宗生不逢时,不应该生在帝王之家,而是应该好好在文化上加以学习,创作出更多的国画作品,但是终究可惜,他是皇帝。从传世名画中见证文化,一个民族的巅峰时代,《瑞鹤图》就是最好的见证,看懂了这幅画,也就看懂了宋徽宗。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8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