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生活环境 >> 雪后的故宫成了紫禁城,甄嬛的倚梅园还那么
一场大雪,大江南北,城市的名字又回到了他们幼时的乳名:西安变回长安,苏州又成为姑苏,南京梦回六朝金陵,而故宫则把“紫禁城”这个名字紧紧揽在怀里。
雪中故宫站在紫禁城外遥看,恢弘的气势扑面而来,满城的大雪让他更显庄严,不可侵犯。太和殿,历代皇帝登基大典所在,多少权力与富贵在这里变幻上演。最主要的王朝就是明和清,明朝历十二世,传十六帝,享国年,清共历经十二帝,统治全国年,入关后的十位皇帝分别为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虽然大雪覆盖了太和殿,但是,历史的沧桑从未淡出后人的视野,就像再大的风雪也没掩盖住大清最后的那抹夕阳。曾经,三岁的溥仪在这里,在一片慌乱和哭闹中坐上龙椅,以图延续大清的万世江山。然而,一句“别哭了,快完了!”预示了帝国的黄昏已至,谁也挽不回历史的洪流。
《末代皇帝剧照》进入紫禁城,紫禁城的设计者是多么喜爱冬天的大雪!他们有意把宫墙涂成红色,用黄瓦装饰屋顶,红墙和黄瓦配上层层覆盖的厚厚的白雪,那是大自然的调色板,那是天地间的水彩画!看,红墙间,黄瓦上,白雪点缀其间,雪愈发洁净,墙更加殷红,瓦愈加透黄!
雪中故宫其实,紫禁城采用红黄配色是有一定的依据的,根据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黄色届土,而土居中央,系万物之本,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多数宫殿的瓦顶皆以金黄色釉琉璃瓦覆盖,以显示无比的尊贵。此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而火为赤色,所以宫殿门、窗、宫墙多用红色,寓有滋生、助长之意,以示兴旺发达。所以,明清两代修建紫禁城时,延续以往的传统,殿阁楼宇大都采用红墙黄瓦,色彩强烈耀眼,对比细腻突出,以达到金碧辉煌、和谐悦目的效果,形成气象宏伟而肃穆的整体,既表现了皇家的富丽堂皇,又反映了皇帝的“无上权威”和“天子至尊”。
雪中故宫红墙边,一枝红梅旁逸斜出,严冬中仿佛望见了遥远的春色,寒冷中嗅出了一缕沁心的清香!一剪寒梅,雪里飘香。一剪寒梅,情暖三冬。人间的情,人间的爱,就如这白雪红梅,映画出洁白和真心。冰心雪意,红梅凝香。仿佛人间的真情,善意,美好,处处飘香,处处剔透,晶莹似雪,馨香若梅。雪,悄然落于梅花之间,梅,欢欣于雪的到来。梅说,我于严寒盛开只为等你!雪说,我自九天落下只为寻你!梅说,若没有你,我不知天上会带给人间如此的清爽!雪说,若没有你,我不知严酷时节人间尚有如此馨香散于天地!竟然有腐儒说“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何其迂腐!何其不解天地真味!岂不知梅与雪是何等的相得益彰!
故宫梅花由红梅引路,不由来到了倚梅园。曾经,皇帝是果郡王,曾经,甄嬛在这里祈福留像,然而,误会一直在持续,悲喜剧一直在上演,“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是甄嬛的祈祷,这句诗来源于唐代诗人崔道融的《梅花》:
“数萼初含雪,孤标画本难。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横笛和愁听,斜枝倚病看。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最后两句的意思是北风啊,请你慢点吹,花儿柔弱娇嫩,禁不起刺骨寒风,这里甄嬛用这两句诗寄寓了自己的祈求:自己身为一名弱女子,希望能够在这危机四伏的后宫中得以安度一生,此情可叹!可世事易变,人心难测,只有拥有重重心机,只有在严冬之时在倚梅园里放飞罕见的蝴蝶,蝴蝶飞舞之时,甄嬛才得一刻温情!
《甄嬛传》剧照来到乾清宫前,龟鹤的形象出现于眼前。铜龟厚实有力,昂首向天,铜龟头上有独角,脖颈两边有数条纹饰,背上的甲片也与太和殿前的不同。脚下以碧波万顷为底衬,意味江山永固,社稷长存。铜鹤通体颀长,阴柔秀美,和太和殿前的有所不同。
铜龟铜鹤仙鹤即丹顶鹤,与铜龟放置一起代表着龟鹤千秋,意为长寿。乾清宫的龟鹤造像,更是分别配以寿石假山和碧波万顷的大海为底衬,意味江山永固,社稷长存。并且在道教中,被誉为仙风道骨的鹤,更是高贵、吉祥的瑞相,代表着得道升仙。也许除铜鹤造像外,再没其他更适合出现于此。(百度百科)
那只铜鹤背上覆盖着一层白雪,此时他变成了一只丹顶鹤,似乎被唤起了压抑已久的灵性,发出阵阵悲鸣:“我本九霄使者,仙人驾下,为何被禁锢于此,不得展翅高飞,回归九天之上,重回九霄,再列仙班?”
红墙黄瓦,高高的宫墙,幽深的宫殿,多少人想进来,又有多少人想出去,多少人在这里得到又失去,多少人即便生命消逝也悄无声息!雪落无声,世事无情,唯有天地间美景与人间至情当时时赏鉴,谨藏心中!
夕阳下的故宫(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原创作品,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