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Hihi——,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秋分时节的田野,颗粒饱满的稻穗,在金灿灿的阳光照耀下,碧绿中泛着金黄,有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意味。9月23日,正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农民庆丰收的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我有幸和省内几位名作家一起参加“水韵苏米”全省行,在参观了溧阳、宝应两个点之后,起了个大早奔赴“鹤乡”,探访“射阳大米”品牌背后的故事。
也许是上了年岁的缘故,在汽车奔向鹤乡的途中,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那首有关丹顶鹤保护的歌,便不断萦绕在我的脑海。要知道,当年我们不仅被甘萍的歌声所吸引,更是为那一个真实的故事所打动。而此次的射阳之行,让我听到了又一个真实的故事。
在射阳大米集团优质稻米四明生产基地,总经理徐苏阳详细介绍了基地建设情况。从年至年的6年间,他们拆迁安置农户近户,复垦土地近亩,新增建设用地多亩,总投入达4.8亿元。
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一二期工程的相继施行,四明基地的防渗渠、涵洞、砂石路、电站,以及节制闸、林网工程、数字农业信息化控制等项目纷纷上马。基地正向着“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产业化、智能化、高效化”目标迈进。水稻生产实现从田间耕整到播种育苗以及机械插秧、机械施肥、无人机喷药、直至成熟收割、烘干等全程机械化。这让从小在农田里摸爬滚打,对播种、插秧、收割一点都不陌生的我脑洞大开:射阳大米的种植生产智能化程度竟如此之高,农民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历史一去不复返矣!
在四明基地,当我看到身材不高、肤色暗红、头发有些花白的王才林所长,深入田间,双手捧着尚未完全成熟的南粳46、南粳、南粳等南粳系列优良食味品种时,似呵护,似絮语,似欣然……他的表情令人动容!
这些都是他和省农科所的专家们历经千辛万苦培育出来的种子啊,离开实验室到基地种植,今天健康地呈现在自己面前,王才林内心情感极自然地流露出来。在我看来,这一株一穗,说是从他身上掉下来的肉,也不为过。这让我想起,在溧阳,在宝应,都有王才林培育的种子在种植,难怪人们称他为江苏的袁隆平!
在这里,王才林又有了一个新的身份:射阳大米产业研究院院长。在他主导下,省农科院还在射阳设立了博士工作站,其研究成果,射阳大米的一个核心品种“鹤香粳”,已呼之欲出。
如果说在四明基地,我主要是从徐苏阳总经理的介绍中感受到了水稻生产的智能化,那么在射阳大米总部的一条智能化流水线面前,我则是亲眼目睹了一颗稻谷到一粒米的华丽蜕变。我有幸认识了具有魔术师般神奇的智能设备:由粮食行业“国家队”中粮集团制造的振动清理筛;由国内领头羊制造商浙江嘉兴青龙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吸式比重去石机;由世界粮机专家日本佐竹生产制造的砂辊、铁辊碾米机……
不可否认,这些高精尖的设备,是射阳大米书写传奇的有力支撑。然,在当天午餐时,从射阳大米集团董事长陈文锋的简短致辞中,我深切地体会到,书写射阳大米传奇的核心支撑,是地方党委政府一班人的情怀!
素有“天下粮仓”美誉的射阳,是全国超级产粮大县,万亩的种植面积,万吨的大米产量,在江苏全省稳居榜首。这给地方党委政府下决心,举全县之力打造“射阳大米”品牌有了底气。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射阳大米赢得了“北有五常,南有射阳”美誉。
我想,鹤乡会因为“射阳大米”的品牌故事,再诞生一首歌的。(刘香河)
作者简介:刘香河,本名刘仁前,江苏兴化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学创作一级,泰州学院人文学院客座教授。迄今为止,创作发表作品余万字。曾获全国青年文学奖、施耐庵文学奖、汪曾祺文学奖、中国当代小说奖、紫金山文学奖等。著有《香河三部曲》《香河纪事》《香河四重奏》等多部。主编《里下河文学流派作家丛书》多卷。长篇小说《香河》被誉为里下河版的《边城》,年6月被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获得多个国际奖项。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