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繁衍 >> 醉美是淮安水韵江苏bull一景一诗
编者按:年1月8日——年1月18日,“水韵江苏?一景一诗一书”江苏省书法院精品巡展(淮安站)在淮安市美术馆举办。现将展览中淮安诗词的书法作品配以景点图片及诗词赏析,敬请欣赏。
天泉湖旅游度假区淮安位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汇点,自东晋以来就是商埠重镇。明清更是“南船北马”之要道,曾是漕运枢纽、盐运要冲,素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京师门户”之誉,其地位极为重要。曾驻有漕运总督府、江南河道总督府、淮安府署。曾与扬州、苏州、杭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享有“中国运河之都”的美誉。早在五六千年前就有先民们活动的踪迹,并留下载入史册的“青莲岗文化”。秦置淮阴邑,位于今淮安市淮阴区码头镇。历史上,淮阴名称变化频繁,曾名清河县、清江浦、清江市等。年,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
淮安地灵人杰,名人辈出。“兴汉三杰”的韩信,历经“胯下之辱”,不忘“漂母之恩”,在“摧楚立汉”的烽火硝烟中,逐步成长为“将略兵机命世雄”的兵仙;汉赋大家枚乘、枚皋父子竞风流,赋传天下名;吴承恩神笔妙著《西游记》,誉享千秋满坤乾;梁红玉金山擂战鼓;关天培虎门抗英;“通天教主”王瑶卿大胆革新,成为京剧界承上启下的领军人物;“为国家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成为开国元勋,人民的好总理。这些闪光的名字,在中国的历史上将永远熠熠生辉。
淮安山水风光秀丽。淮河和大运河像两条珠链璀璨斑斓,洪泽湖像一颗明珠,夺目璀璨。第一山名扬古今,老子山渔歌唱晚。洪泽湖大堤雄伟壮观,金湖万亩荷花养眼。里运河文化长廊如画,五岛湖鹭鸣鸥啭等等。山水如诗如画,游人流连忘返。
淮安文化辉煌灿烂。悠久的历史和星罗棋布般的古迹,吸引着历代名人赴淮安填词赋诗,吟哦唱咏。刘禹锡《韩信庙》前咏叹“将略兵机命世雄”;温庭筠淮阴惜别《赠少年》;郑谷淮河畔深情描绘《淮上渔者》;姚广孝《淮安览古》,康熙《晚经淮阴》,郑汝谐《题盱眙第一山》等等。数以千百计的名诗丽句像颗颗珍珠,辉映史册。
李啸书97cm×cm韩信庙
唐·刘禹锡
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这是一首赞叹韩信杰出才能、贡献和悲哀命运的诗篇。该诗高度赞扬了韩信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和为汉王朝建立的赫赫战功,对其被陷害的不幸结局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同时,对刘邦等人忘恩负义,陷害功臣,扼杀人才的行径进行了评击,对统治者滥杀功臣表示遗憾和忧虑。希望统治者能够以此为戒,不要滥杀功臣。否则,后世则无人愿意为国建立功勋,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起句“将略兵机命世雄”,高度评价和赞扬韩信的军事指挥方略和才能“囯士无双”,超越“当世”同时代的人。“苍黄钟室叹良弓”,哀叹韩信虽然在催楚立汉中是功勋卓著的“良弓”,但却最终被杀于“钟室”,慨叹世道的不公。承接“遂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两句,揭示由于“狡兔死,走狗烹”,使后来人因此而惧怕为国家和民族建功立业。这是很悲哀的事情。如果把如何对待功臣这个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暂时抛开的话,应该说,“叹良弓”说引出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的结论是有其哲学道理的。我们知道,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矛盾对立的双方都是互相依存,又以存在互为前提。一旦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也可以说,它的存在就失去了原来所具有的意义,所以作为原来意义上的那另一方的消亡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这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好像并不需为此而慨叹。当然,当对立的一方被全部消灭以后,如何将功臣良将加以妥善安置和利用,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也是一个既复杂又难于尽善尽美的问题,这取决于统治者统治的需要。韩信(约前年-前),汉族,淮阴(原江苏省淮阴县,今淮安市淮阴区)人,西汉开国功臣,中国历史上杰出军事家,与萧何、张良并列为汉初三杰,与彭越、英布并称为汉初三大名将。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的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是当时人们对他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尚著有兵法三篇。淮安府署
卢立彬书
97cm×cm
早渡淮诗
杨广
平淮既森森,晓雾复霏霏。淮甸未分色,泱漭共晨晖。晴霞转孤屿,锦帆出长圻。潮鱼时跃浪,沙禽鸣欲飞。会待高秋晚,愁因逝水归。金湖水上森林
宇文家林书
97cm×cm浣溪沙·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
白鹤书
52cm×cm
洪泽湖远眺清?王春芳纵目长湖水,空濛远接天。不风还激浪,无雨亦生烟。大贾千樯集,长堤一线悬。那堪回首忆,鱼鳖泣当年。白马湖旅游度假区
陆衡书
cm×70cm
淮上渔者
唐·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这是一首描写古代洪泽湖和淮河渔民生活的诗歌。短短七言二十八个字,便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垂钓风情画。诗句近乎俗语,但情理兼备,意境高雅,读来如饮醇酒,满口生香,使人仿佛正在欣赏一幅自然和谐、闲适安逸的垂钓图。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江浦风”。虽然没有直接歌咏渔民如何撒网捕鱼,但却为读者描述了老人一家以渔为业、居无定所、风餐露宿的生活境况。显然,随波逐流的漂泊生活是十分艰辛的。然而人穷志不穷,苦中乐无穷。“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的诗句,却又把读者带入了欣喜欢快的垂钓画面,给人一种向往、激动、幸福的感受。老人家刚刚钓获一条尺把长的鲈鱼,鱼在滩边草中活蹦乱跳,儿子兴高采烈地连忙摘钩宰鱼,孙子欢蹦乱跳地在芦荻丛中拾来干枯荻柴,只见老人家的儿孙俩用一把带花的荻叶裹起从灶灰中刨出的火炭埋头吹火,烟熏火燎,浑汗直流……
这首诗言词纯朴自然,毫无修饰雕琢的痕迹,使读者过目难忘,激昂吟诵,沉醉于垂钓的乐趣之中。需要说明的是古时没有打火机甚至火柴,人们生火只能用火镰敲击石英石片,获取火种点燃火草后再引燃柴禾,生火程序相当麻烦。因此,人们便用灶灰把未熄灭火炭焐起来保存火种,待再次生火时扒开灶灰拈取火炭裹在易燃柴禾中吹燃就可以生火了。“儿孙吹火荻花中”虽然只是描写生火的情景,却包罗了收获和烹鱼以及张罗饭菜的全过程,无不充满欢乐的气氛。荻是一种类似芦苇的植物,生长在水边,干枯的芦荻叶及花易燃,可当作柴禾。
洪泽湖古堰
李双阳书
cm×97cm
淮安览古
明·姚广孝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城头鼓动惊乌鹊,坝口帆开起白鸥。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淮安怀古》是一首咏景怀古的抒情诗,是明代诗人姚广孝在游览淮安后,写下的赞美淮安的诗篇。
“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襟吴带楚”是描写淮安位于吴文化和楚文化交汇之地,景色壮丽,序冠东南,兴盛繁华,游客众多。“屏列江山随地转,练铺淮水际天浮”。呈现给读者的是淮安地形地貌“山像屏风环绕四周,淮河如丝带铺向天边”。描写诗人所见淮安静态的山水美景如诗如画。“城头鼓动惊乌鹊,坝口帆开起白鸥”。进一步描写诗人的所见所闻城头传来的钟鼓声惊飞了乌鹊,坝口的帆船驶出港湾时又惊飞起沙汀上的一群白鸥;一幅动态美的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悦目怡心。“胯下英雄今不见,淡烟斜日使人愁”。面对山水壮丽的美景,诗人想到当年的胯下英雄韩信早已走进了历史,又见“淡淡的炊烟”和“斜挂的夕阳”,不禁让人“有些哀愁”。
整首诗描绘出“城头钟鼓、鸟鹊乌鸦、坝口帆船、沙汀白鸥、历史英雄、韩信故里、淮水人家等,就像一副壮美的画卷,缓缓铺开,展现出“壮丽东南第一州”淮安的壮美风貌。
明祖陵
郭列平书
cm×61cm
盱眙北望
宋?戴复古
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盱眙第一山
郑长安
cm×97cm
晚经淮阴
清?康熙
淮水笼烟夜色横,栖鸦不定树头鸣。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这是康熙皇帝玄烨年第一次南巡乘舟途经淮阴时所作的触景抒情诗。作者以凝炼的诗句,特写的镜头,描绘了清江浦的繁华景象。其特点,一是紧扣题目中的“晚”字,连续用了三个意象“淮水笼烟”“栖鸦不定”与“红灯十里”来表现清江浦的瑰丽夜景。如果是白天,水面上引人悦目的应该是碧波粼粼,舟楫如梭;河堤上引人注意的应该是绿树参差,房屋栉比;而“鸦”一般是不太容易见到的,即便能见到,一般也是停在树上,或偶尔从空中飞过;至于“灯”更不可能在白天亮着。若是深夜,则炊烟早已熄灭,乌鸦早已栖宿,船上更不可能听到奏乐的声音。而这首诗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景物的描写,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沉静的暮色中,有不定的鸦;在十里红灯的船队中又传来悠扬的乐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田园诗人王维的特色居然出现在后代帝王的诗中,也算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康熙年间是太平盛世,但淮阴治水非常头疼,淮阴境内的小清口之西段和王家营段的黄河、洪泽湖高家堰大堤皆多处决口,洪水强行改向北向东入海和向东南入江。康熙皇帝先后六次来到(淮阴)清河县察看水情,敲定治水大计。用精兵强将,倾全国之力,筑堤建坝、开河造闸,治绩非常明显。“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写出了一时治住水患,龙舟晚经淮阴时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
里运河文化长廊
提俊丰书
cm×19cm×2
邵郡公邀同郭山人饮招隐庵
明·吴承恩
水环幽榭绿渐渐,暖日从游二妙兼。秋社欲催玄鸟去,晴沙喜见白鸥添。斜阳野望移前席,远树轻荫入半帘。多幸山公怜病客,许陪高逸侍清严。涟水五岛湖
黄明书
47cm×cm
赠少年唐?温庭筠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这是一首离别难舍的赠别诗。作品大意写浪迹江湖的诗人,在秋风萧瑟的时节与淮安一位少年相遇。彼此趣味相投,但只片刻幸会,随即就分手。诗人选择相逢又相别的瞬间场面来表现“客恨”,自然地流露出无限的离恨别情,给人以颇深的艺术感染。
“江海相逢客恨多”,诗中的“客恨”不是一般的离愁别恨。这首小诗巧借客游,并且抒写作者客游江湖的“不遇”之感。客游他乡,忽遇友人,本当使人高兴,但由于彼此同有沦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觉颇多苦恨。尤其在这金风起浪、落叶萧萧的秋天,更容易触动游子的愁肠。“秋风叶下洞庭波”,描绘南方萧索的秋色,借以渲染“客恨”,并非实指。和下文的“夜别淮阴市”一样,都是借意。
诗的前半部分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还比较含蓄。后半部分借酒消愁,意思就显露了许多。“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淮阴市”,固然点出话别地点,但主要用意还是借古人的酒杯浇胸中的块垒。这里暗用淮阴侯韩信的故事。韩信年少未得志时,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贻笑于淮阴一市。而后来却征战沙场,成为西汉百万军中的统帅。温庭筠也是才华出众,素有大志,但因其恃才傲物,终不为世用,只落得身世飘零,颇似少年韩信。故“酒酣夜别淮阴市”句,正寓有以韩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昨天的耻辱告别之意。所以最后在高楼对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壮志共勉,正表达了一种豪放不羁的情怀。
这首诗善于用典寄托情怀,且不着痕迹。写景与叙事自然地融为一体,因景见情,含蓄隽永。暗用韩信故事来自述远大理想,便引出“月照高楼一曲歌”的壮志豪情。“月照高楼”写分别地点,是景语,也是情语。四个字点染了高歌而别的背景,展现着一种壮丽明朗的景色。它不同于“月上柳梢”的缠绵,也有别于“晓风残月”的悲凉,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调相吻合,字里行间透露出一股豪气。这正是诗人壮志情怀的写照。诗贵有真情。温庭筠多纤丽藻饰之作,而此篇却以峻拔爽朗的面目别具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洪泽区龟山村
-END-
编审:陆衡
编辑:郑长安、提俊丰联系-邮箱:jsssf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