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为保护野生动物,一家3代,2个牺牲,1个

发布时间:2023/9/21 16:06:06   
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新冠炎肺病毒就是一个惩罚,不重视,这将不会是最后一次。有人可以为保护野生动物牺牲性命,但同样有人为了私利,可以无所不用其极,销售食物被国家明令禁止的野生动物,还摆出一份事不关己的态度。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系统,就没有人能够逃过惩罚。《道德经》第三十九章有云: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这里的一,我们可以理解为平衡,自然界要在一个动态均衡的状态里,才能生生不息,充满活力。老子的智慧结晶《道德经》,不单止要让我们看到文字,更希望我们能够理解文字的深意:天地的平衡被破坏了,那么人的生存也面临重大的危机。如何减少生存危机,需要人人参与。保护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用真正行动来表达。不销售、不食用,就是在保护,这样的保护举动,人人都可以实现。忽视自然保护,后果不堪设想,在此次新冠肺炎的噩梦中,是该让很多人醒醒了。新冠炎肺病毒肆虐,有过多少泪和痛。有很多人,逆着风前行,为打赢这场战,不敢松懈。疫情告诉我们什么?是我们要用更多的爱,对待我们身边的人,对待受伤的人,不仅是身体,更多的是心灵。但是还不止这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悲剧?是有些人破坏了生态的平衡,让病毒被迫来到人们身边。保护野生动物,刻不容缓。有人漠视,但却有人,将这项保护工作看得跟生命一样珍贵。一家三代人,牺牲一个接上另一个,前赴后继,把养鹤当成了家族使命有一首歌,讲的是一个养鹤姑娘的故事,她为了一个受伤的丹顶鹤,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上来。从年开始,那首歌《一个真实的故事》,被唱遍大江南北,那个姑娘,也被更多人熟知。她就是“中国第一位训鹤姑娘”徐秀娟。她跟鹤是从小就开始的缘分,父亲徐铁林就是扎龙自然保护区的第一代养鹤人。高一时的她,无奈辍学后,来到了父亲的工作地当一名临时工,她对鹤有种特别的情感,所以就跟父亲申请了养鹤工作。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只要是爱,就必定能放射光芒。徐秀娟不怕苦和累,钻研学习,最终创下了幼鹤成活率%的奇迹。后来有机会去林大,她抓住了机会,但大学路并不好走,难走得她有想到放弃过。但是,她不认输,为了支撑学业,她背着同学老师献过血,这个经历还是人们根据她的外文日记才发现的。毕业后的她受邀到了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年5月,她带着三枚鹤蛋,从哈尔滨到了盐城,一路精心呵护,把它们视作珍宝。徐秀娟对于鹤,就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生病了对它们悉心照料,它们走失了会寝食难安。有一天,为了找到两个受伤的丹顶鹤,发生意外牺牲了,但那两只鹤回来了。徐秀娟牺牲了,弟弟徐建峰接替了他的工作,继续做守护丹顶鹤的动作。但命运似乎有点不公,徐建峰也牺牲了。姐弟两人为了养鹤事业,都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但他养鹤路却没有停止。徐卓毕业后,也选择了养鹤。徐卓是徐建峰的女儿,在父亲牺牲,她放弃保研的机会,转而去了林大野生动物专业学习,至今依然是一名养鹤人。父亲的离去,在徐卓心中是深深的痛,她觉得,自己应该去做一些内心想要做的事--保护野生动物,珍贵的丹顶鹤。祖孙三代人,在他们灵魂深处,养鹤这件事是对的。只要路是对的,那么走多远都不怕,哪怕是牺牲也会继续前行。也许很多人还没有深刻到爱到极致,但也会在大自然面前,做些力所能及的保护动作。保持生态平衡,是每一个人的使命,方式千千万,做好应该做的就可以。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类可以站在食物链的顶端,是在大自然的优胜略汰中,人类获胜了,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征服自然,对自然不敬畏。自然中的生命,都是相互影响的。维持生态的平衡,也成为全球的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8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