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丹顶鹤 >> 丹顶鹤的繁衍 >> 一句话断案看历史上那些聪明的官员如何断
历史上那些聪明的官员,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断案故事。现在就让我们看一下他们一句话断案的故事吧。
糊涂的官员将一个很简单的案子断得糊里糊涂。聪明的官员一句话,便能将复杂案件判得清清楚楚,而且还能让涉案的双方心悦诚服。
崇阳县令巧断钱库失窃案
宋朝时人们很注意穿衣打扮,当时男人们流行一种装束,那就是在发梢上系一枚铜钱,表示富贵。没想到有人借此盗窃钱财。
当时崇阳县的一位管理府库的小吏,借职务之便,每天拿一枚铜钱,藏在头发里,带回家。最初的时候,人们没太注意。可是新任崇阳县令张咏查点府库时,发现账目对不上,这才发现府库失窃了。
宋代的铜钱后来几次查点,发现铜钱还在减少。终于有一天差役将那名偷盗的小吏抓了个正着。张咏大怒将他打入死牢。
小吏分辩说自己只是偷了一枚铜钱,不至于判死刑。
张咏说:“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小吏一时语塞。
马光祖断福王与百姓争房案
南宋时,马光祖做了都城临安的府尹。他上任后不久便遇到一件棘手的案子。
一天,福王府派人来告状:有人租了他们府上的房子,却不付租金。马光祖叫来那些租福王房子的百姓讯问情况。原来福王只收房租,却从来不修房子,许多房子都破漏不堪,福王却不管不顾。
马光祖断案马光祖痛恨这些权贵为富不仁,写了一句话:“晴则鸡卵鸭卵,雨则盆满钵满;福王若要屋钱,直待光祖任满。”福王看了再不提收房租的事情了。
马光祖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晴天的时候,阳光从房顶的孔里照进来,投射到地上好像鸡蛋和鸭蛋的一样。下雨的时候雨水灌得盆满钵满。这种房子你福王要是收房租,除非我马光祖任满离开。”
祝枝山断两牛相斗案
明朝时,有两个农民由于没有耕牛种田,拦住了时任太守的祝枝山,鸣冤叫屈。
祝枝山细问之下,才知道两家的牛耕田回来,斗在了一起,导致一死一伤。牛死了的人家要求赔偿。另外一家也是穷苦人,非但赔偿不起,而且牛也伤了,不能耕种,无法生活了。
祝枝山画像祝枝山听了他们的诉说,当场断案:“两牛相斗,一死一伤。死者共食,生者共耕。”
两农民一听,果然是个好办法,也不打官司了,各自高兴地回去了。
南昌知府断宁王诬告案
明代宗在位时,赐给了南昌的宁王一只丹顶鹤。宁王非常喜爱,特意打造了一块金牌,上面写着“御赐”两字。家奴仗着宁王势大,每天耀武扬威,带着这只丹顶鹤在街上游逛。
一天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一只黄狗,冲上前去咬死了丹顶鹤。宁王府找到了狗主人,硬是要他顶命。众人一再劝解,却无济于事。
知府断案宁王听说自己的丹顶鹤被咬死了,更是气恼,写了一个状纸,让家奴们带着去南昌府衙告状。
南昌知府打开一看,上面写着:“鹤系金牌,系出御赐。”他想了想也写了一句话让那些家奴带给宁王。宁王一看那句话顿时没了主意,不再追究狗主人了。知府这句话是:“鹤系金牌,犬不识字;禽兽相伤,不关人事!”
王刚中断邻里私通案
明朝时,有个叫张松茂的读书人与邻家女孩金媚兰两情相悦,却遭到金家人反对。一天张松茂与金媚兰相约黄昏后,被金家人逮个真着。金家人不由分说,将张松茂扭送官府,告他私通。
审理此案的巡抚王刚中,看到张松茂年纪轻轻,一表人才,不像是大奸大恶之人。再看那金媚兰带雨梨花,楚楚动人,心想:这真是天生一对。
才子佳人,天生一对王刚中有意试一下这两人的才学,便指着房檐下被蜘蛛网挂住的蝴蝶,让张松茂作诗。张松茂人在堂上,虽然胆怯,但说到作诗,却是高手。他一挥而就:“只因赋性太癫狂,游遍花丛觅异香。近日误投罗网里,脱身还借探花郎。”这探花郎说的便是王刚中。
王刚中大喜,让金媚兰也和一首。金媚兰随口吟到:“绿筠劈成条条直,红线相连眼眼齐。只为如花成片断,遂令失节致参差。”
王刚中有了主意,说:“佳人才子两相宜,致富端由祸所基。判作夫妻永偕老,不劳钻穴窥于隙。”金家人一听,这倒好,不但没告了张松茂,反而成全了他们俩。但是巡抚的命令不敢不从,只好做罢。
郑板桥断和尚尼姑私通案
郑板桥任山东潍县县令时碰到了一件风流案。
一天,当地乡绅吵吵嚷嚷,押来了一个和尚和一个尼姑,说他们伤风败俗,请县令老爷处置。
原来这和尚和尼姑本是一对青梅竹马的恋人。只因女方的父母贪恋钱财,将女儿嫁给当地一个老财主。女儿誓死不从,剃发做了尼姑。男子知道这件事后,心灰意冷,出家做了和尚。不想一次庙会,两人正好相遇,这对苦命鸳鸯又聚在了一起。
郑板桥画像郑板桥可怜这两人,当即宣判:“一半葫芦一半瓢,合来一处好成桃。从今入定风归寂,此后敲门月影遥。鸟性悦时空即色,莲花落处静偏娇。是谁勾却此案?记取当堂郑板桥。”
乡绅们见县令老爷如此,也不再说什么了。
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尽管上述案件中有些判词不合法令,但是合乎情理,让百姓心悦诚服。这也算是难得的聪明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