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故宫西侧的这场延寿展览,带我们看透大

发布时间:2022/10/24 20:38:09   

故宫博物院,中国博物馆界皇冠上的明珠,跨越了年岁月的“网红景点”。如果我们想要亲自去“网红景点”打个卡,就一定要做好被挤成鱼片的准备。

人这么多!

在故宫限流政策颁布后,每天故宫的游客人数上限,被锁定在了8万人。虽然故宫成功完成了限流的小目标,但故宫却仍然火爆。如果是五一、国庆或者春节这样的日子,想要成功买到票,那根本就没戏——或许提前半个月操作,还能捞到一张半张。

换成普通的周末,买票的难度会大幅度降低。但我站在金水桥头等待朋友的时候,仍然眼看着庞大的人流从两侧涌出,然后渐渐放慢脚步,一步步蹭过天安门的门口,最后亦步亦趋地走进故宫。

当我们走进故宫的时候,我抬眼看了看这人山人海,然后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找一条清净的小路,逛逛不一样的故宫!

然而故宫如此拥挤,真的有这样的小路嘛?

还真有。故宫左侧的回廊,就是一条非常僻静的小路。

左侧小路

如果非要走中央的主路,那恐怕就要在拥挤的人群中随波逐流,而且很难看到什么风景和文物,只能看旁边人的后脑勺、花白的头发以及油亮亮的大脑门。

但站在这条僻静的小路,就完全不同了。回望彼岸,突然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幸好没去和他们拥挤。

当然,来到故宫的目标,并不是为了吹风,而是为了去看展览。根据网上的预告,故宫西南方向的武英殿,有一场限时的绘画展。毕竟机会有限,一定要在这个月份看完这场临展,再——

???

武英殿没开门!这是什么鬼?

虽然故宫有点傲娇,但咱是文明人,总不能坐在地上撒大泼。只好在门口拍照留念之后,原路返回了西侧小路。一路上穿过树林中的小路,路上清静得很,一点也不拥挤。

林中小路

为了避开中央的拥堵地带,我们仍然沿着侧面的回廊前行,一路上走走停停,看着风景。突然,我们发现了一个挂着“故宫商店”牌子的地方。

早就听说故宫文创很有创意,带在身上倍儿有面子。都来到了这里,岂能不进去看看?但进去之后,却发现这里并没有什么商店(后来发现,商店是北边的屋子,牌子挂在了南面)。

这里是一个展厅,我们一个没留神,就走进了这个展厅的出口。不过一路看到最后,才看明白了这个展览的主题,也就是“延年益寿”。我们第一眼看到的,是这个大火锅。

银镀金寿字火锅

有些朋友可能会纳闷,清朝的皇帝,也经常吃火锅吗?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很多人都知道,乾隆皇帝是火锅的忠实支持者。有些历史自媒体人统计过,乾隆每年要吃上百顿火锅。而这个数字,多半是真实的。我曾在一篇博士论文中,看到了乾隆一日用餐的标配。他冬天的一顿晚膳中,便包括数十个不同风味的、煮好的火锅。

当乾隆坐在宫中安享火锅时,各地的百姓却深陷于饥寒交迫之中。在乾隆年间,先后爆发了数十次严重的饥荒。他们只能以树皮、草根、观音土为食,甚至爆发了人吃人的惨剧。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或许便是封建王朝的特色吧。

黑地彩漆描金莲鹤寿子攒盒

这个攒盒并未揭开盖子。如果我们揭开的话,就能发现,里面被分成了很多小格。每一个小格子,都能用来装不同的食物。

在《红楼梦》里,贾珍便用攒盒装了上等好菜,并命令贾蓉送到道观,交给修道的父亲贾敬。我们可以据此得知,只有富豪或者官宦之家,才能用得起攒盒。换成是穷人,恐怕连菜都买不起。就算家里有这么大的盒子,也没什么用。

这个攒盒的花纹繁复,造型精致,打造这种盒子的工艺难度,可以说是非常高的。当然,餐具工艺并非个个都如此繁复,那些造型简洁的餐具,也是各有风韵。

红蝠团寿碟

为了更加美观,中央的寿字被转化成了圆形,看起来非常新颖。所以它被命名为“团寿”。边上的五个红色蝙蝠,则暗藏着“福”的寓意。当两者在同一个盘子上出现时,这个小小的盘子,便有了“福寿双全”的寓意。

当然,皇室毕竟财力雄厚。如果他们想要花式炫富,当然有的是方法。下面这尊巧夺天工的玉雕,对于普通人来说,绝对是一件只可仰望的天价奢侈品了。

白玉仙人捧寿山子

所谓“山子”,通常是用各种珍贵材料雕琢而成的假山。这块白玉雕成的山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层层叠叠的仙山,以及高耸嶙峋的松树。在松树之下,两个仙人一执鹤杖,一捧仙桃。两人似乎要向深山走去,又似乎要一路腾云驾雾而去。

这尊精致的雕塑,源于一整块白玉,而且雕刻画工极为细致,其价值难以估量。皇帝虽然安享富贵,却还贪心不足,妄图见仙成圣,以求长生不老,其贪婪可见一斑。

对于平凡人家来说,玉雕可望不可即。小小的一块玉,就能成为传家宝物。但对于皇家来说,用来争奇斗艳的宝物不可胜数,简直让人目不暇给。

青玉松鹤延年插屏

我们可以点开图片放大一下。毕竟只是图片,无法完全还原上面的浮雕细节。

图片的构造比较简单,侧边是形态各异的松树,中央则是两只神态各异的仙鹤。在古代的中国,两者皆有延年益寿的寓意。俗话说“千年柏万年松”,得益于其漫长的寿命,松树成为了长寿的象征。而丹顶鹤往往能活到50-60岁,在人类平均寿命极其短暂的岁月,丹顶鹤漫长的寿命,无疑是人间的奇迹了。

所以,“松鹤延年”成为了人们惯常的印象,也成为了艺术家亘古不变的创作主题之一。当然,身为清朝“最会玩”的乾隆皇帝,他绝不仅仅满足于以象征手段来延年益寿,而是在自己八十岁的这一年,忙不迭地为自己制作了碧玉宝记。

乾隆帝御制碧玉“八徵耄念之宝记”册

看这幅图可能不够清晰,我们可以放大其中的一块,这样方便我们来观察其细节。

玉册细节

所谓“八徵”,指的是《尚书》中帝王管理国家的八种政事:“一曰食,二曰货,三约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分别指管理国家的粮食、财务、祭祀、居民、教育、治安、朝觐、军事等八项任务。

而“宝记”本身,则是乾隆曾经用过的玉玺。在圆明园被焚毁后,这方玉玺被法国侵略者夺走,现藏于法国枫丹白露宫。只剩下玉册留在中国,它在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忘记那段屈辱的往事。

乾隆盛世,比之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永乐盛世,本质上并无多大区别。在这样的盛世中,各级官僚和人民各安其道,皇权的控制力也达到了巅峰。但比起时代,乾隆盛世仍然显得落后了很多。在这个时候,西方的工业革命已经出现,资产阶级也在渐渐崛起,欧洲各国也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乾隆盛世虽然巩固了封建王朝的统治,但也永远错过了这场变革的机会。

乾隆是皇权时代最为长寿的皇帝,更是在退位后,以太上皇的身份,继续执掌了朝政三年有余。他从未想过,他的长寿带来了表面上的安宁,却让清王朝永久性地错过了历史的列车。在他死后四十二年,列强的枪炮便打破了中国的大门。昔日的天朝上国彻底崩溃,并在列强的蹂躏之下奄奄一息。

在这场《清朝万寿庆典展》中,我们看到了这个王朝最后的辉煌。在帝王的奢靡生活中,满目皆是金碧辉煌,流光溢彩的景象。人们都活在这纸醉金迷的最终梦幻里,却浑然不知时势已变。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悲剧。

(完)

(渭水徐公,一个热爱看书和旅行的历史博主。欢迎你和我一起,走进更大的世界)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0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