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顶鹤

孩子掩耳盗铃其实乐在其中,4个特征解

发布时间:2023/1/22 17:14:10   
北京的最好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356.html

抖音上看到一个好玩的视频。

小男孩躲在窗帘后面,大脚丫子露都露出来了,让妈妈找。

妈妈假装没找到:哎呀,我的宝贝呢?怎么不见了呢?

小男孩开心到不行,反复和妈妈玩这个游戏。

一会儿爸爸回家了。

小男孩同问:爸爸,你找找我在哪里?

爸爸一把掀起窗帘:哈哈,找到了。

小男孩哇的一声哭了。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孩子把自己藏起来了,只要自己看不到别人,就觉得别人也看不到自己。有时候把自己眼睛捂起来了,也觉得别人看不到自己了,让人哭笑不得。这不就是“掩耳盗铃”嘛!

孩子为什么会出现“掩耳盗铃”的行为?

“掩耳盗铃”行为,其实是孩子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这个理论是由瑞士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最先提出的。这个阶段孩子的认知有个显著的特征---“以自我为中心”,也就是上述“掩耳盗铃”的行为,觉得自己看不到别人,别人就看不到自己了。

为了证明这个特征,皮亚杰做了著名的三山实验。

皮亚杰

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

皮亚杰以此来证明儿童的“自我中心”的特点。

三山实验

如何解读儿童认知的“前运算阶段”?它有什么特征?

“前运算阶段”的年龄跨度大约是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有什么认知特征呢?首先这里的“运算”,不是我们数学上的运算,而是一种可逆的思维方式。下面通过4个特征来解读儿童认知的“前运算阶段”。

01以自我为中心

这个阶段的孩子还不会换位思考,不会从别人的角度看待事物,认为“我见即他见”。比如在上述捉迷藏的游戏中,孩子觉得自己看不到爸爸妈妈,爸爸妈妈就看不到自己。他不明白爸爸妈妈看到的世界,跟他看到的是不一样的。

02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这一特征被称为“泛灵论”,孩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你会经常看到以下情景:

孩子会对着布娃娃说话;

跟毛绒玩具做游戏;

把桌子椅子当朋友。

泛灵论会给孩子带来很多乐趣的,一个大人看不到的奇妙世界。还可以增加孩子安全感,如果父母不在身边,他们会觉得玩具也是一种陪伴,能“沟通”,以此带来心里安慰。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让“泛灵论”泛滥。之前看网上说有个孩子不爱洗手,说喜欢和细菌做朋友,他觉得细菌也是有生命的东西。这种情况下,家长就需要好好跟孩子解释了,细菌是会致病的,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另外,一些危险的物品也要防范,不要让孩子玩,比如刀具、火柴、玻璃球等,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泛灵论”不是“泛滥论”。

03用象征符号和语言符号表达自己

这是孩子将事物和动作内化的方式,运用的是符号的象征功能和替代作用,符号包括语言符号和象征符号。

内化事物和动作并不是把事物和动作简单地全部接受下来而形成一个摄影或副本。内化事实上是把感觉运动所经历的东西在自己大脑中再建构,舍弃无关的细节,形成表象。内化的产生是儿童智力的重大进步。

孩子是如何运用象征符号的呢?---把地毯当飞毯,把扫帚当马骑。

地毯和扫帚是符号,飞毯和马是象征,孩子能觉察到他们之间的相同点,于是把它们联系起来,只提取“可以骑”这一特征,舍弃其他细节,形成自己的认知。

孩子是如何运用象征符号的呢?---孩子会说“一条鱼”,就可能会直接套用到:一条小鸟,一条蚂蚁。

这种生搬硬套,虽然不对,但却是孩子在思考,认知在发展,只是还没发展到从特殊到一般的掌握。再比如,孩子学会了说“打开电视”,就可能会直接用到:打开门,打开窗。这个看起来是准确的,但往往只是个巧合,他们还需要更多时间来理解此“打开”非彼“打开”。

04不能回想起事物变化前的样子

这个特征被称为:不守恒。孩子脑海里没有“守恒”概念,在思维上不能反向思考他们见到的行为,不能回想起事物变化前的样子。皮亚杰是如何证明这个理论的呢?

给儿童呈现两排数量同样多的扣子,让儿童仔细观察并了解这两排扣子数目相等。改变第二排扣子的排列方式,使其中每个扣子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大,但所含的扣子数量未变。问儿童:现在这两排扣子是否仍具有相同的数量?

通常儿童会觉得间隔大的第二排数量多。说明孩子思维还是受表象的限制,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没有守恒的概念。

以上是“前运算阶段”的四个特征。了解了这四个特征,才能理解孩子诸多的“非常规”行为,也就能更好的跟孩子沟通了。

如何更好地跟处于“前运算阶段”阶段的孩子沟通?

01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不逼迫孩子换位思考

因为逼迫是没有用的,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学会换位思考。家长要多从孩子的角度出发,照顾到孩子的感受,而不是逼迫孩子换位思考。

下班回家,很累不想陪孩子,孩子不听,非要陪。这时候解释是没用的,责怪更不合适。因为他们不是不愿意体谅妈妈,而是还没有学会这个本领,他们只是简单的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想妈妈了,想要妈妈陪。

其实当理解了这些,心里就没有那么烦躁了。孩子肯定是爱父母的,爱也是需要学习的。明白了这些,再生气,又有什么意思呢?

02借助孩子熟悉的语言和符号进行沟通

孩子的认知有限,但是孩子接触的世界是无限的,会时常遇到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如何帮孩子用有限的“已知”来解释无限的“未知”呢?

第一、用孩子熟悉的象征或者语言符号来类比

比如孩子问飞机是什么,大人就可以拿小鸟来类比,飞机是像小鸟一样在天上飞,有两个翅膀的。同时,找到一些飞机和小鸟的图片给孩子看,这样孩子就容易理解了。

第二、不回避陌生词汇,丰富孩子语言

大人可以用熟悉的词汇回答孩子的问题,但不能回避新词汇的引入,这一点非常重要。

记得有一次看见一个两岁小女孩,指着书上的丹顶鹤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是鸟。

这种回答就太笼统,我们理解这位妈妈,是想让孩子更好的理解这种动物是鸟。问题是,这样回答,孩子就不知道丹顶鹤这个新词,更不明白鸟和丹顶鹤的关系,这会限制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发展。

更好的解释是:这是丹顶鹤,是一种鸟。

既准确回答了问题,又解释了意思。

第三、不必刻意纠正孩子的语言错误

记得有一次,女儿的拉链坏了,我怎么也修不好。她跑过来说:妈妈成不功了。

她发明了一个词,叫“成不功”,其实她是想说“失败”或者“不成功”,但由于她只知道“成功”这个词,又知道“不”是否定的意思,于是造出来个“成不功”。我听了很意外,也很惊喜。

这样的现象太多了,大人不必刻意纠正或者批评,只需要用正确的话再复述一遍就行了,孩子会跟着模仿。

我们鼓励孩子造词,天马行空。这是思维在雀跃发展的信号,是好事。不必过度纠正,那样只会打击孩子积极性,限制语言和思维的发展。

03积极配合孩子“演出”,做识趣儿的父母

孩子在这个阶段经,常会做出大人看起来“可笑”或者“不可理喻”的事情,比如把布娃娃当成自己的孩子假装给它“喂奶”,把板凳当汽车开,还有文章开头提到的躲迷藏的小孩等等。

孩子乐在其中,大人就不必“揭穿”,不仅如此,还要配合表演,做识趣儿的父母。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父亲,就有点不识趣儿了。孩子的世界是奇妙的,充满乐趣,家长的配合不仅会增加乐趣,还能增进亲子关系。

即使以后他明白了这些行为是“可笑”的,回想起来也是快乐的。

有句话说的好,快乐的童年是可以治愈一生的。

04注意培养孩子换位思考和逻辑思考的能力

前运算阶段,孩子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知觉,缺乏换位思考和逻辑思考能力。那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这部分能力呢?

通过模拟游戏

“过家家”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让孩子扮演父母的角色,在角色扮演中,让孩子去回忆和模仿父母的行为,比如如何照顾宝宝,以此锻炼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

通过感情共鸣

不强迫孩子换位思考,但要适时提醒孩子感情共鸣。比如孩子有零食不愿意分享,等到下次别人也不愿意分享给他的时候,父母就可以问下孩子的感受,提醒他自己不分享,别人也是一样的感受。如果不想别人这么对你,那就先主动分享给别人。

通过专业教材

我们家用的“逻辑狗”,这是一套适合3~7岁宝宝的逻辑训练游戏书,它的亮点就是“游戏书”,配合操作板,互动性很强,我家宝宝四岁,用了快一年了,很喜欢。

结语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其中,“前运算阶段”在认知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孩子从懵懂到成熟的过度。做好这个阶段的陪伴和培养,会对孩子以后的认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如何陪孩子度过这一阶段呢?做个孩子吧,从孩子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陪孩子享受她的乐趣,你也会拥有一个奇妙的世界。

我是

清歌儿妈妈,职场二宝妈,日出搬砖,日落陪娃,用心解读孩子的世界,陪宝宝一起成长。

喜欢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3111.html

------分隔线----------------------------